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深化开展五华区2025年“局长坐诊接诉”活动方案》的通知
各责任部门:
《深化开展五华区2025年“局长坐诊接诉”活动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2025年4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深化开展五华区
2025年“局长坐诊接诉”活动的方案
为进一步健全政企常态化交流机制,紧盯企业关切,更大力度回应诉求,切实解决企业发展经营难题,结合五华实际,现将五华区2025年“局长坐诊接诉”活动工作方案制定如下:
一、主要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以企业发展为核心的主旨思想,推动部门一把手深入企业、靠前服务,提档升级“局长坐诊接诉”活动,创新“上门问诊”与“巡回诊疗”模式,与“定期坐诊”紧密结合,主动发现、及时破解企业经营、项目建设的难点问题,凝心聚力打通企业发展脉络,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五华区营商环境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深化定期“坐诊”,开通“急诊”模式
在2024年“局长坐诊接诉”活动基础上,围绕企业诉求,建立企业诉求“挂号制”,实行“一口收办”;推出“重点领域专项坐诊”+“全科会诊”+“急诊”的“坐诊”模式,实现“难病专诊”、“重病会诊”、“急病急诊”。
1.常态化开展“坐诊”活动。按照“一月一期,一期两场”模式,每月组织区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开展一期“重点领域专项坐诊”(附件1),每期“坐诊”活动适时邀请1-2名“营商环境监督员”参加,现场监督。
(1)发布通告。每月5日在“昆明五华发布”、“五华政务”微信公众号发布本期“局长坐诊接诉”信息及通告,方便企业提前查询、了解和预约。
(2)预约“挂号”。企业根据通告内容,通过二维码进行线上“挂号”预约,或到五华区政务服务中心“惠企服务专区”线下“挂号”预约(每月一期,每期两场,每场10个号)。
(3)“叫号”提醒。区政务服务局于“坐诊”前1日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告知“挂号”企业负责人(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或委托指定代表人)“坐诊”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场次。
(4)“坐诊”服务。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三定为“重点领域专项坐诊”日,由区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坐诊”,区政务服务局全程“陪诊”,地点设在五华区政务服务中心“惠企服务专区”。“坐诊”部门根据企业“挂号”顺序进行“坐诊接诉”,可结合网上投诉平台、热线、邮箱等线上线下问题反馈渠道收集的问题,酌情“加号”,对“坐诊”当天现场“挂号”的企业,按“应诊全诊”原则予以“加诊”。
(5)“接诊”处理。按照“诉求受理—分类梳理—科学分办—部门响应”的工作流程,能现场解决的,现场答复解决;不能现场答复解决的问题,由具体承办部门在规定时限内进行办理答复。“坐诊”结束后由工作人员填写《“坐诊”服务回执单》(附件4)反馈“挂号”企业;并引导企业现场填写《“坐诊”服务满意度评价表》(附件4)。
(6)闭环管理。实行交办、承办、督办、销号“三办一销号”制度,及时跟进企业诉求问题办理落实情况。限期办理的问题由区政务服务局交办督办,定期开展企业问题办理情况回访核实,对确需重新办理的事项,由区政务服务局督办有关部门研究办理并限期答复。
2.创新“全科会诊”模式。每季度由区政务服务局局长“坐诊”,多渠道收集企业在行政审批、政策兑现、生产经营等环节的疑难杂症,结合企业“挂号”情况、组织问题承办部门开展一期“联合会诊”(附件2)。
3.构建“急诊”模式。“惠企服务专区”设立工作日全时段“接诊”模式,对企业的迫切诉求第一时间响应,及时将“挂号”信息交办相关责任部门。责任单位须在受理后2小时内启动对接,一般诉求48小时内办结反馈,其他情况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答复。办结后1个工作日内将办理结果报区政务服务局,区政务服务局将对问题办理成效及企业满意度进行回访核实,对满意度低,确需重新办理的,由区政务服务局督办有关部门研究办理并限期答复。
(二)创新“巡回诊疗”,全域覆盖企业需求
1.设立“联企服务制”。区科工信局提前谋划制定区级领导挂钩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方案(抄送区政务服务局),梳理重点企业联系服务表,精心组织区属各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陪同区级领导上门“巡诊”,深入企业宣传中央、省、市出台的促进经济增长、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支持和引导企业挖掘自身潜力、调整发展战略,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收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现场答复解决;不能现场答复解决的问题,由具体承办部门在规定时限内进行办理答复。“巡诊”活动开展情况及问题清单由区科工信局负责梳理汇总,并于活动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报区政务服务局。区政务服务局将对问题办理成效及企业满意度进行回访核实,对满意度低,确需重新办理的,由区政务服务局督办有关部门研究办理并限期答复。
2.配备“移动服务车”。深化2024年“局长坐诊接诉”活动成效,围绕企业诉求开展全覆盖跟踪回访,重点了解诉求办理满意度及企业后续发展需求,针对回访中发现的办理不到位、政策落实不精准等情况,推出“移动服务车”机制,整合诉求办理、政策咨询、帮办代办、资源对接等服务功能,组织有关部门业务骨干成立“巡诊专班”,主动上门提供“一站式”精准服务。
3.组建“局长巡诊团”。依托“三个听取”“三进服务”、政企同心谈、营商环境会客厅等活动,区级各部门对商会、协会、园区及企业主动服务,面对面听取问题、诉求和意见建议,着力解决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企业关心关注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对于企业在活动现场反映的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现场答复解决;不能现场答复解决的问题,由具体承办部门在规定时限内进行办理答复。
(三)深化“上门问诊”服务,精准服务企业
围绕“大科创、大健康、大商贸、大文旅”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4+1”产业体系及“1+1+1+1+1+N”精准招商,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构建项目全周期保障与企业全流程服务的一体化机制。区投资服务中心整合“营商服务先锋队”专业力量,对全区重点项目和企业开展联络走访、及时协调项目推进与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1.创立需求服务站
(1)区发改局、区商投局及区级各专业招商组牵头部门定期收集全区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区科工信局、区商投局、区工商联聚焦全区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类型企业,形成问诊“项目库”和“企业库”及时向区投资服务中心反馈。
(2)区投资服务中心对接市投资服务中心,掌握全区招商引资“重中之重”项目,收集项目基本信息、投资规模、建设周期、预期收益等情况。
2.设立问题收集站
(1)依托营商环境观察站、营商环境监督员、营商环境投诉平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渠道收集企业和项目的“急难愁盼”。
2)充分发挥“营商服务先锋队”帮办代办服务作用,在开展帮办代办中积极“走出去”,实现问题诉求及时、精准把控。
3.建立诉求解决站
(1)构建“三单三办”工作模式。建立需求清单实施精准定位,明确责任主体与办理时限,确保诉求直达责任部门;建立服务清单进行系统梳理,规范办理流程与办结标准,实现服务标准化运作;建立反馈清单打造闭环机制,通过企业回访与满意度评估,形成“诉求响应—服务优化”的良性循环。
(2)开展“问诊+代办”矩阵服务。聚焦企业反映的问题诉求,建立跨部门联合问诊和协同服务机制,由责任部门针对企业需求开出“药方”,提出具体解决方案;“营商服务先锋队”负责“抓药”,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精准帮办代办服务,确保服务高效、便捷、优质、全程覆盖。
二、办理时限
(一)一般问题:不超过7个工作日;
(二)复杂问题:不超过15个工作日;
(三)特殊问题:需延长办理的最长不超过30个工作日。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区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严格落实“一把手”责任制,抓实抓好,提早谋划、周密部署,提高“坐诊+巡诊+问诊”的工作质效。
(二)强化协同配合。区政务服务局牵头推进“营商服务专员”迭代升级,打造“营商服务先锋队”品牌。区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助企惠企工作合力。密切协作配合,选派熟悉政策、业务能力强的骨干人员参加“局长坐诊接诉”活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精细化服务。
(三)建立长效机制。区级各部门要持续开展各类政企沟通交流活动,为企纾困解难。依托“坐诊+巡诊+问诊”活动,对企业反映的问题举一反三、深度剖析问题根源,总结“同类事同样办”的方法,通过解决“一件事”,推动解决“一类事”,实现各行业领域营商环境改革新突破。
(四)加强宣传引导。区级各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不断扩大五华区“局长坐诊接诉”活动的知晓度、影响力,引导更多经营主体参与其中,为五华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建言献策、监督“找 茬”,持续擦亮五华区营商环境品牌。
政策解读:关于《深化开展五华区2025年“局长坐诊接诉”活动的方案》的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