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中职教育助学和免学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一、 基本情况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中职教育助学和免学费资金项目,旨在落实中职教育资助政策,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推动教育公平。资金由中央、省、市、区按80%:4%:3.2%:12.8%比例分担,2024年春季学期下达助学金33万元(覆盖330人)、免学费资金98.2万元(覆盖982人);秋季学期下达助学金44.1万元(覆盖441人)、免学费资金127.9万元(覆盖1279人),其中中央资金18.82万元未到位。
组织管理方面,昆明市教育体育局统筹协调,五华区教育体育局承担属地管理责任,学校作为实施主体,成立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财务等部门职责,严格执行申请、评审、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发放流程,2024年助学金771人已按2000元/学年/人补助到个人,免学费2261人,已按2000元/学年/人补助到位,免学费资金使用基本符合规范。
二、 绩效评价结论
该项目绩效评价得分80分,等级为“良”。评价认为,项目整体实现了资助目标,立项依据充分,资金分配合理,区级资金到位率100%,资助对象准确率100%,资金发放及时,受助学生及家长满意度较高。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难以全面评价项目成效,预算编制精准度不足,部分档案资料存在缺失、填写不规范,资金支付审批不规范和绩效自评不客观等问题。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项目申报与绩效目标管理不规范
项目预算由五华区教体局申报,五华区招生考试中心将相关补助资金纳入部门预算基本支出的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科目,未按独立项目申报,故无项目申报书及对应绩效目标、指标,且部门整体及项目支出绩效目标中均无相关内容。
(二)预算编制精准度不足
五华区招生考试中心年初预算编制数为885.94万元,而依据实际招生、受助人数及政策标准、财政分担比例测算,2024年实际所需资助资金为303.2万元。因预算编制未结合上年度实际情况详细测算,导致预算数与实际所需数差异较大。
(三)项目资料管理不规范
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少部分档案资料缺失,申报资料填写、处理不规范等问题。如旅游1班朱某某学生档案缺失;网络一班李某某等10名学生、机电1班孙某某等3名学生已退学,但未同步在资助申请表中-本学期异动情况填列并反映;网络一班吴某某等同学的申请表未在班级评议情况、学校评审结果,按要求填列补助类型;艺职幼儿保育165班2024年秋季学期申请表公示及异动情况记录表处理日期均为2025年5月13日,2024年秋季学校资助申请表中未盖学校公章等。
(四)资金支付审批不规范,个别资金未按合同支付
一是学校在助学金发放过程中,未见资金拨付审批表,如2024年8月记#29凭证发放助学金15.20万元,无相关审批手续及留存资料,不符合管理要求。二是学校与昆明禾苗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签订的物业管理合同已明确服务范围及总费用,但在合同履行期间,又因“老年开放学习中心12月保洁费用”单独支付1000元(其中250.27元使用秋季中职免学费资金),属合同外额外支出。
(五)绩效自评未客观反映实际情况
一是项目资金方面,预算一体化系统中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的全年预算资金和执行数均为225.72万元,而项目实际应下达数为303.2万元,实际执行数284.38万元,系统中预算数为以前年度结余资金滚存数,非当年度实际预算数,学校收到的资金实际为往来款。二是绩效目标、指标方面,自评表中年度总体目标及实际完成情况描述简略,未细化量化;绩效指标设置的受助人数为409人,与实际补助人数3032人偏差大,其他指标设置也较简略,自评客观性不足。
五、 建议
(一)规范绩效目标管理
因五华区招生考试中心将相关补助资金纳入部门预算基本支出的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科目,但预算单位应对项目编制年初绩效目标,明确补贴资金补助范围、预期成效,并设置可量化、可考核且与实施内容衔接的绩效指标。
(二)提高预算编制精准性
五华区招生考试中心编制年度预算前,全面收集历史数据,结合最新系统数据,根据预计补助人数、标准及财政分担比例精准测算资金需求,控制预算数与实际需求偏差。
(三)提升项目资料管理规范化水平
一方面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制定细则,明确标准及分工,指定专人负责,确保资料完整;另一方面加强日常核查与整改,每学期末专项检查,建立问题清单限期整改。
(四)规范资金审批,严格按合同约定履行支付义务
一是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办法,明确审批环节,要求资金拨付审批表经负责人签字后再拨付,确保资料完备,每笔支出有完整记录可追溯核查。二是学校严格按物业管理合同执行,严禁合同外擅自增加支出。新增服务需履行内部审批程序并签订补充合同,财务部门支付时核对合同,对超范围支出不予审批。
(五)增强绩效自评客观性
一是确保数据真实,按当年度实际预算数填报;二是细化自评内容,分解目标,量化指标,使数据与实际一致,自评报告详细说明情况;三是建立自评复核机制,由五华区教体局抽查复核,督促提升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