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 www.kmwh.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15177-202509-101702 主题分类: 新闻发布
发布机构:  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5-09-01 15:34
名 称: 云南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 “智慧法治”充实执法“工具箱”

云南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 “智慧法治”充实执法“工具箱”

发布时间:2025-09-01 15:34     
字号:[ ]
编辑:郭超      审核:邢皓然      终审:彭丹

“太方便了,到任何一个派出所都可以报案,不再受属地限制。”连日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市民以多种方式对南华县公安局接报案工作的便捷和速度不断点赞认可。

这背后是南华县公安局接报案中心和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投入使用,解决了群众报案可能遇到的管辖不明、来回跑腿等问题。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从云南省公安厅了解到,近年来,全省共建成投入使用145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配置装备4.6万余套(台),中心“一站式”执法办案、全流程监督管理、“全方位”服务保障运行效能稳步提升。

云南省公安厅法制总队总队长李健斌告诉记者,近年来,云南公安聚焦高质效深化法治公安建设新要求,以执法能力建设为支撑,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和执法大数据智能化建设为牵引,积极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坚持“科技赋能、制度筑基、队伍淬炼”同向发力,办案质效持续提升,队伍素质全面增强,为云南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制度筑基执法有章可循

在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翠湖派出所,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都能得到一份印有二维码的执法流程清单。群众扫码后,不仅能看到相关法律法规条文,还能实时查询业务办理进度。这样的场景,如今在云南各级公安机关已成为常态。

“过去执法,有时会遇到群众质疑‘你们凭什么这么做’。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把每一项执法活动、每一个执法环节都纳入监督管理体系,让群众切实体会到我们执法工作更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李健斌说。

近年来,云南公安聚焦执法规范化建设,持续完善执法制度体系,针对执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省厅层面出台了接处警、受立案、案件管辖、强制措施适用、公开查缉、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等覆盖执法全流程的执法指引规范30余个,不断充实执法制度“工具箱”。

曲靖市公安局沾益分局推行“执法病历本”制度,将每起案件视为“病历”,由办案民警作为“主治医生”负责案件初步审查与问题梳理,法制员则担任“会诊专家”,对疑难复杂案件进行集体研判和精准指导。通过案件全流程“诊断—开方—复查”机制,重点针对执法程序瑕疵、证据固定疏漏等常见问题开具个性化“治疗方案”,显著提升了执法质量。

此外,云南公安推出“云南公安智慧法治平台”,将接处警、受立案、调查取证、审核审批等环节全部纳入平台监督管理,实现“案件网上办、证据网上存、流程网上走、监督网上查”。不久前,丽江市公安局运用平台预警功能,及时纠正一起因证据收集不规范可能导致的错案。

科技赋能公正可感可触

走进大理白族自治州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仿佛进入一个“智慧法治空间站”。智能手环实时定位在押人员活动轨迹、智能案卷柜通过人脸识别存取卷宗、智能监督系统自动抓拍执法不规范行为……科技的力量正让执法公正变得更加可感可触。

“以前审讯嫌疑人,需要手写笔录、人工核对,既耗时又容易出错。现在中心有了智能笔录系统,不仅能自动识别方言转化文字,还能实时比对前科信息,效率提高了不止一倍。”大理州公安局副局长杨云波介绍说,该中心自2022年投入使用以来,平均办案时间缩短30%,证据瑕疵率下降65%。

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科技正打破地理阻隔,让法治阳光照进峡谷。怒江州公安局搭建的“远程视频调解平台”,让山区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与民警、律师“面对面”沟通。福贡县匹河怒族乡群众李阿支通过平台解决了邻里宅基地纠纷,他激动地说:“以前要跑几十公里山路去派出所,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把事办了。”

针对多民族聚居的特点,云南公安开发了“多语种执法服务系统”,涵盖汉、傣、彝、藏等12种语言,能实时翻译法律法规和执法用语。

淬炼队伍提升法治素养

“这起案件的证据链存在瑕疵,必须补充侦查。”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公安局法制支队案件研讨会上,支队长尹久祥正带领民警逐案分析。这样的“以案释法”研讨会,在云南各级公安机关已成为常态化学习机制。

“法治公安建设,关键在人。”李健斌告诉记者,云南公安坚持把提升民警法治素养作为基础性工程,构建起“全周期”培训体系。省公安厅每年举办“法治大讲堂”,邀请法学专家、法官、检察官授课;州市公安局开展“执法练兵”,通过模拟警情、庭审观摩等方式提升实战能力;基层派出所推行“师徒结对”,由老民警手把手传授执法经验。

为了让法治信仰真正融入民警血脉,云南公安坚持落实执法资格考试制度,考试开展以来,全省已组织20余万名民警参考,除部分新入警人员外,全省公安民警均已取得基本级以上级别的考试合格证。

“现在大家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很高,所里几乎每天都有人利用业余时间复习执法资格考试。”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福海派出所所长王云说。

队伍淬炼不仅在于业务能力提升,更在于执法理念转变。在普洱市,公安机关开展“假如我是当事人”换位思考活动,让民警从群众视角审视执法行为。

针对边境地区治理难题,云南公安推行“法治固边”工程,在沿边村寨设立“边境法治宣传站”,组建“双语普法队”,将法律知识与民族习俗相结合,用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开展普法,不断增强边境一线人民群众守边、固边、稳边、兴边意识,推动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法治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将持续深化法治公安建设,不断提升云南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让群众在每一次执法活动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李健斌说。


Copyright © 2012-2021 www.kmwh.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昆明市五华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备案号:滇ICP备05009273号-1

联系我们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西路1号五华区区级机关办公大楼

技术支持电话:0871-63632514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020002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