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昆明市五华区第十届第二次会议第10020039号提案答复的函
王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入开展五华区外来人口普法工作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内容
五华区刑事案件和群体性聚集事件,外来人口在其中占有极高的比例。从调查中发现,违法人员中的外来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落后于城市常驻人口,对法律的知晓程度低。建议整合行政资源、社会资源、法律资源,加强对外来人口的专项普法工作,保障有效化解社会矛盾,避免恶性突发社会安全公共事件发生。
二、答复正文
(一)具体办理工作内容
近年来,五华区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不断创新普法新模式,拓展普法新渠道,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法治宣传教育,其法律意识得到一定增强。但由于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从业复杂、文化水平偏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外来务工人员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仍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因外来务工人员法治观念淡薄、维权方式不当、违法犯罪问题相对突出并呈上升趋势,不但影响了五华的平安建设,也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因此,扎实做好外来务工人员法治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其法律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为进一步做好外来务工人员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五华区以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为契机,坚持把外来务工人员作为普法的重点对象之一,多措并举实施精准普法,切实推进外来务工人员法治宣传教育,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1.制定具体普法工作措施,进一步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
一是在方式上常规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在坚持开展日常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抓好人才市场、菜市场、工地、务工区等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地点进行集中宣传。采用摆放法治宣传牌板,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海报、显示屏播放标语,设立宣传栏、建立法治宣传长廊等形式开展宣传工作。
二是在内容上广泛宣传与重点宣传相结合。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多来自偏远地区,对法律知识缺乏了解的实际情况,确定重点法治宣传内容,特别是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党中央有关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让其了解自己应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用人单位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后应承担的责任等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
三是在维权上法治宣传与法律服务相结合。在抓好法治宣传教育的同时,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工作人员的作用,依托各司法所在社区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律援助工作站、律师接待站等便民服务场所,做好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积极主动为外来务工人员解惑答疑,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使他们学会依法维权,减少冲突和违法犯罪,确保外来人口密集区的安全稳定。
四是紧跟时代特点,发挥微信、微博等现代传媒的覆盖作用,开辟版面,制作节目,针对流动人口的特点,宣传法律法规、党的政策、典型案例和道德模范及见义勇为先进事迹,营造一个浓厚的学法、用法氛围。
2.依托社区“法律明白人”等普法队伍,进一步强化务工群体法治宣传教育成效
“八五”普法以来,为加强法治宣传进社区,提高全民法治素养,五华区不断推进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各社区有计划、有重点的在社区干部、党员、人民调解员和“五老”人员等人员中,遴选具有较高法治素养、较丰富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治实践、热心普法公益事业、能够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人员,优选建立组成“法律明白人”队伍。目前,五华区共有500名“法律明白人”,平均每个社区有5名“法律明白人”。各社区“法律明白人”积极发挥其宣传政策法规、调解矛盾纠纷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抓住“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三八妇女节、“6·26”国际禁毒日、“12·4”宪法宣传日等重要节点,有针对性地对外来务工群体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真正让普法宣传走进外来务工心里。
五华区共有26名公证员、公证员助理担任10个街道101个社区的社区法律服务员,实现了“一社区一法律服务员”全覆盖。积极引导辖区外来务工人员依法、理性反映诉求,对服务区内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服务。一是为基层治理提供法律意见。协议起草、审核、修订居民公约和其他管理规定。二是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按照每月至少与社区开展1次法律服务活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法治讲座的要求,2023年以来,五华区法律服务员共对全区101个社区居民提供各类法律服务600余次,开展各类法治讲座202次。使各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真正享受到了优质的法律服务,得到了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的一致好评。
3.完善法律援助专项机制,进一步维护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一是持续深化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援助“应援尽援”惠民工作。按照上级相关要求,制定印发《五华区司法局 2023年惠民实事工作方案》,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放宽法律援助审查标准,对于请求支付劳动报酬、工伤赔偿以及解决劳动保障、社会保险、劳动合同纠纷等事项的外来务工人员,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免予审查经济状况,积极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服务,切实做到“应援尽援”。同时,针对外来务工人员讨薪案件特点,坚持“调解优先、调援结合”的原则,实现调解优先、能调则调,不断加强和人民调解对接,能通过调解程序结案的,引导其通过“一站式”矛调中心调解,使外来务工人员在节约维权时间和成本的基础上,拿到应有的劳动报酬。2023年上半年,五华区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民事法律援助案件111件,其中涉及外来务工人员72件。
二是不断强化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援助品质。通过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方式,把优秀律师事务所引入10个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由专业律师为辖区群众提供高效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第一时间对群众的法律疑问给予专业解答、作出说明、提出建议,切实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同时,为规范推进五华区法律援助工作,区司法局编印了《五华区法律援助案件规范指引》,并送达各法律援助工作站及法律援助律师,为切实提升全区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援助服务品质提供坚实保障。
三是进一步加大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援助宣传。为更好地发挥法律援助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作用,切实维护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五华区司法局印发《关于在五华区开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活动的通知》,在全区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活动,大力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主动寻求法律援助,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活动期间,开展外来务工人员专项宣传16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840余份,解答咨询102人(次)。
4.开展系列“法律进学校”宣传活动,进一步夯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普法宣传效果
一是发挥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在开展学生法治教育方面的作用,组织法治副校长进校开设法治讲座,发放法治宣传材料,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家长开展以未成年人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的法治宣传教育,促进家长和学生学法、守法、用法。
二是依托基层法庭、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单位和社区等基层组织,通过模拟法庭、法治知识竞赛、以案释法等形式,加强对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家长法治宣传教育。
5.落实普法强基专项行动各项措施,进一步推进外来务工人员行业性法治宣传教育
结合普法强基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精准普法,切实把普法工作深入推进到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辖区。
一是开展建筑工地外来务工人员普法宣传。五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质安站结合普法强基工作,在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建筑工地开展法治宣传,对外来务工人员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云南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昆明市安全生产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云南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十九条整治措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外来务工人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依法维权、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能力;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努力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二是通过物业企业向外来务工人员开展普法宣传。通过物业企业及时掌握物业矛盾纠纷,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昆明市物业管理条例》等新法律条文,对居民反映强烈的物业矛盾纠纷事项进行详细解读,引导居民提高法治意识,依法办事、遵纪守法。
三是督促物业企业通过业主群、宣传栏等方式积极张贴、转发《普法强基在行动宣传海报》,并向群众发放“普法进万家”宣传册,让广大群众通过“小册子”的学习,快速、便捷地了解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案件以及涉及到的法律知识,在小区内营造浓厚法治宣传氛围。
6.实施“先普法再调解”工作流程,进一步提升外来务工人员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区司法局积极创新工作模式,将普法工作与人民调解有机结合,一是坚持在调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调解,使普法工作“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实际”,打好普法宣传与人民调解“组合拳”。二是将“先普法再调解”作为工作流程固定实施。区司法局要求各级各调解机构,坚持先普法再调解,在调解工作中以案释法,聚焦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且具有较强警示意义的典型案例,把法律“硬道理”变成“家常话”,让普法宣传接地气、入人心,有效提升外来务工人员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据统计,2023年以来,各类调解组织共调处矛盾纠纷2094件,其中调解成功2090件,调解成功率达99.8 %,在调解工作中向群众发放普法宣传资料2000余份,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7.结合日常流动人口统计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普法必要性
各街道流管中心结合日常流动人口和出租房采集工作,发挥好流管工作人员直面流动人口的优势,当好流动人口的服务员、一手信息的收集员、法律法规的宣讲员。
一是加大对《昆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昆明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的宣传力度。二是主动摸清情况,畅通权益诉求渠道,开展矛盾化解,引导流动人口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反映诉求,形成人人知法、人人守法、人人用法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配合度。三是在入户采集信息过程中或者社区开展系列活动中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发放“强基补短板”普法读物,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围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及民法典等内容,法治和德治同步抓,以案释法、以案普法,让常住居民和外来流动人口受到警示教育和启发。
(二)办理结果
已按委员提出的《关于深入开展五华区外来人口普法工作的建议》提案,在工作中落实。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五华区将持续在全区广泛深入开展外来人口普法工作,全区各部门将继续坚持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创新举措、分类施教,把外来人口普法工作与深化“法律六+N进”活动和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结合起来,将传统宣传方式与现代化宣传手段相融合,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构建和谐稳定的平安五华、法治五华。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昆明市五华区司法局
2023年9月12日
(联系人及电话:张苑1398713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