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文旅函〔15〕号关于政协昆明市五华区第十届第二次会议 第10020062号提案答复的函
A
公开
昆明市五华区文化和旅游局
五文旅函〔15〕号
关于政协昆明市五华区第十届第二次会议
第10020062号提案答复的函
张丽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助推南强街区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升级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内容
第一,突出特色,丰富南强街区文旅夜经济消费模式。加强对南强街区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标准建设,引导文化和旅游资源与商业资源有机联动、有效配置和集约利用。突出五华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丰富夜经济的消费模式,提高老建筑的使用率,激发民间文艺创造,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发挥出南强街区在昆明夜经济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第二,文化赋能,彰显南强街区文旅夜经济产品内涵。顺应大众消费升级新需求新趋势,加大文化元素的植入。充分发挥南强街88号庭院剧场、中心展区的功能定位,开展“民族服饰秀”“脱口达人秀”“地方特色戏”“非遗文化展”等文化活动,融入更多时代元素。
二、答复正文
(一)具体办理工作内容
五华是昆明传统主城核心区。近年来,五华区在推动商旅文融合发展,文化和旅游设施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批文旅特色街区、培育了一批商旅融合的重点项目。南强街、祥云街片区给昆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记忆,南强街位于五华区南强街88号,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北至宝善街,南至北后街,西至三市街、东至护国路。于2016年3月全面开街,涵盖餐饮、娱乐、剧场、摄影、文创、非遗等多种业态,街区商业包含滇菜、西餐、饮品、本土小吃、创意咖啡、文化文创展示、非遗展示等多 个类别的160余家知名企业强势入驻,为广大消费者打造了一个集吃、喝、玩、游、娱、购为一体的时尚街区。2019年五华区率先在全市启动了南强街区夜间经济建设工作,现有40多家特色餐饮品牌强势入驻,云集云南各地特色美食,南强街已成为昆明城市休闲生活的一张靓丽名片。
南强街以商旅文融合为核心统一规划业态、管理运营,将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品消费相结合,逐步形成集传统建筑文化、美食文化、演艺文化和生活文化等内容于一体的特色街区。街区内的南强街88号庭院剧场是云南首创庭院式剧场,剧场致力于传播昆明本土滇剧文化,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昆明本土原创戏剧孵化平台。自2014年排练话剧起,一直致力于传播昆明本土原创剧、戏剧文化,弘扬非遗文化,现已累计演出2600多场,12万余人观演,文化辐射人群近15万。位于鼎新街和南强步行街交叉路口的中心舞台,定期有乐队、舞蹈、脱口秀等表演作品从剧场搬到街头,让文化艺术融入市民生活;在舞台后方有根据老昆明街头茶馆风格打造的“南强茶座”,还原了老昆明休闲茶馆的生活方式,为街区游客、城市劳动工作者、党员、其他市民等提供公共休息场所、茶水服务。
近两年来,五华区文旅局组织昆明老街、南强街积极申报云南省旅游休闲街区及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并向护国街道办事处拨付旅游革命奖励经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创建80万元整。用于昆明老街、南强街、南屏街三个街区旅游标识标牌、配套设施建设。凭借多元的文旅业态、特色化的夜间文旅消费体验产品,丰富的夜间文旅消费产业链条,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井然有序的市场环境,昆明老街—南强街巷相继被评选公示为云南省首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和首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2022年7月底,两街区被正式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五华区文旅局积极配合整合好历史文化街区,加强区域统筹,深入挖掘文化旅游内涵,积极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历史文化、文化院落同演艺产业、酒店旅游餐饮产业相结合,打造特色美食、文化剧目、特色民宿等文化旅游消费新板块,以文旅消费带动区域内部协同发展,建设“商旅文”融合发展的特色文化街区。
2.通过五华文旅企业联盟成立及“乐享五华”、“一部手机游云南”、抖音多平台推广活动线上线下展示南强街文化底蕴,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和活动,向游客传递南强街区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吸引游客乐意留下来消费。
3.我局将积极与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推动南强街区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提质升级。通过开展文化和旅游节庆活动、举办文化交流展览等形式,促进南强街区与其他地区的文化和旅游交流,提升整体水平。持续推进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申报建设,打造精品旅游品牌,突出展示五华区历史文化特色。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2023年8月28日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钱奕霖 189877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