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昆明市五华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第207号建议答复的函
鲁颖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对“昆明海鸥文化节”进行更新升级促进片区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建议》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建议内容
一是突出深度策划,彰显五华人文底蕴。系统梳理五华文化脉络,更加突出本地区文化特色和地域特点,充分考虑时代“热点”、话题“爆点”和商业“焦点”,精心策划节庆主题,优化设计节庆logo,考虑将节庆活动范围从传统的翠湖周边,拓展延伸为昆明老街—南屏步行街—南强街巷“一轴”+翠湖环线“一核”+新商圈“多维”相结合的更广区域,吸引带动更多市民和海内外游客、多元群体参与其中,将一年一度的节庆活动塑造成为传递五华文化品牌、彰显五华特质的优秀文化大IP。在节庆名称上,建议自2023年起,升级更名为“翠湖文化旅游节”,并根据年度不同主题、不同载体、不同参与主体等情况,对“翠湖文化旅游节”进行前缀赋名,如“昆明老街·翠湖文化旅游节”“南强潮街·翠湖文化旅游节”等;举办时间建议沿用“昆明海鸥文化节”时间,即每年元旦至春节期间择期举办,而后可结合活动效果和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二是强化资源整合,扩容产业发展载体。扩大市场主体参与渠道,如分类筛选节庆活动期间广告资源(户外广告、媒体广告、平面广告)进行,界定产权和收入分配机制,对节庆的各种活动名称进行分类包装,形成冠名权、赞助商和协办单位等产品名称等方式,将政府主办、企业参与的传统办节模式逐步过渡转变为政府引导、企业承办、社会运作、制度保证的办节模式,市场化运作筹集资金,推动节庆无形资产有形化,达到“以节养节”的目的。同时,适度放宽活动内容形式,鼓励引导更多贴合主题的市场主体和产品深度参与,以活动为载体推广推介更多文化旅游消费产品,以取得更好的活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挖掘商业价值,推动旅游产品和业态创新。委托专业调查机构进一步做好客源市场的区分、细分,了解参与者的旅游目的、方式、形式、停留时间、消费水平和能力等情况,寻求节庆活动产品与客源市场的最佳结合。同时,丰富节庆营销思路,依托区域内优秀文产企业、演艺团体、知名品牌商等,创造性设置文化性、体验性、娱乐性、参与性相结合的系列节庆活动,如庭院戏剧周、翠湖广场瑜伽、南强美食街、湖畔音乐会、非遗展示等,在充分展现节庆活动文化特质的基础上,衍生吃、住、游、购、娱多样化的消费产品,逐步形成等功能齐全的都市旅游亮点项目、固定项目,扩宽旅游资源空间和市场空间,提升城市品味和竞争力。
二、答复正文
(一)基本情况。“昆明海鸥节”于2007年由五华区发起并举办, 2012年更名为“昆明海鸥文化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5届, 海鸥文化节作为春城文化、五华文化传播和推广的载体,在传递春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同时,也将五华文化进一步推向大众。在历届海鸥文化节中,举办周期从元旦延续到春节,在文化活动呈现上整合了五华历史文化、庭院剧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等内容,以海鸥为宣传热点,以海鸥节为媒介,让市民群众和游客朋友走进五华、了解五华。
(二)发展创新,彰显“昆明海鸥文化节”品牌魅力。从2020年第十三届“昆明海鸥文化节”开始,“昆明海鸥文化节”转变发展理念,从品牌建设上进行整体策划、包装和推广,将文化活动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第14届中,海鸥文化节品牌影响力持续飙升,得到了多家有影响力的企业冠名赞助,华一广场灯光秀登上央视,西南四城联合发起“海鸥的歌”乐队选拔赛,在全国以“海鸥”为主题开展的金鼎奖文创设计大赛,更是让海鸥节文化品牌深入人心;在第15届中,围绕昆明市委市政府对五华区提出的“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这一功能定位,以打造“翠湖大文创”为重点,深入挖掘五华区历史文化内涵,整合海鸥文化节IP、“翠湖博物馆群”等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意”、“文化+生态”、“文化+消费”的融合发展,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价值转化,推出了“翠湖大文创”区域公共品牌,开发设计了一批独具创意又兼顾昆明、五华特色的文创产品,得到了业界一致好评,为五华区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文化资源价值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以海鸥文化节为媒介,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分展示五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市民游客共享“人鸥同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实践成果。
(三)加强文旅融合,夜间经济文化品牌已初步形成。“昆明海鸥文化节”期间,宣传推广南强街巷、老街的马家大院、88号庭园剧场,打造《平凡》、《初心》等一批本土原创节目,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依托翠湖、莲花池自然山水和人文底蕴,细致梳理挖掘“三山一水”、“九巷十三坡”等传统格局内历史渊源、文化特色,配套夜间服务设施,形成多点历史空间及环境要素,为夜间经济注入历史文化资源,升级文化供给,创造五华夜品牌。
(三)下步工作计划
1.区委宣传部和区文旅局将围绕五华区文化旅游资源,协调联动全国一线新媒体平台和传统地方强台共同关注五华、创作五华、挖掘五华文化资源,多平台共同推荐五华和本届文化旅游节,推动文化旅游节产生更大影响力,提升城市营销效果。策划开展“翠湖杯--全国新媒体短视频创作大赛”。大赛由国家广电总局下属广播电影电视联合会微视频短片委员会牵头,与文化节组委会共同主办,拟通过联合宣推+线上参与,互动引流等方式,调动全国一线新媒体平台和传统地方强台共同关注五华、创作五华、挖掘五华文化资源,多平台共同推荐五华和本届文化旅游节,推动文化旅游节产生更大影响力,提升城市营销效果。同时邀请国内知名文化和城市营销专家参与城市文化形象与营销论坛,共同把脉五华,促进五华文化IP打造和发展,让五华突破地域限制,走向全国,出圈出彩。大赛建议由区委宣传部和区文旅局作为牵头单位,区委办、区政府办、区城管局、区融媒体中心、各街道作为承办单位,各级媒体最为协办单位共同完成。
2.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做好“昆明海鸥文化节”场地的设置和规划工作。活动期间,区城管局将督促辖区街道执法中队加大巡查力度,开展活动场地周边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对卫生环境、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市容乱象问题严格要求,加强自检自查,突出重点,抓住薄弱环节,深入落实“昆明海鸥文化节”市容环境卫生保障工作。
3.区商投局着力将五华发展夜间经济街区目标定位与“昆明海鸥文化节”相结合,将更加明确、走特色化、差异化道路,摆脱过去餐饮、购物占比较大比重的同质化竞争困境,形成有效发展亮点。着重与当地文化+IP体系的构建、数字技术创新和艺术效果的融合,以及周边业态联动、主客共享的引流,综合多个方面因地制宜地打造多维的沉浸式夜游模式。创新夜市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大力发展新型业态,引领新型消费,将“夜游特色街道”、“夜赏千年文化”、“夜品特色佳肴”、“夜购潮品百货”、“夜耍西北新城”、“夜读书香昆明”、“夜练强健体魄”、“夜住精品民宿”作为打造五华区六大特色夜间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向,实现商、旅、文、体全面融合。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联系人及电话:朱娜 63304280)
五华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