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昆明市五华区十届一次会议 第22D06号提案答复的函
肖绍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内容
民法典是市民生活的百科全书,关系到老百姓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作为市属核心区的五华区,应把民法典的宣传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点工作来开展,应多种形式开展民法典的宣传活动,普法工作下移,让民法典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让民法典走进老百姓心里,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美好生活筑牢法治基础,真正落实民法典的生命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平安五华、法治五华。
二、答复正文
(一)具体办理工作内容
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2020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好、用好、宣传好民法典,五华区将民法典宣传作为区“八五”普法规划的一项重点内容,并且多举措、多形式的组织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活动,让民法典精神深入人心,保障民法典有效贯彻实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组建普法讲师团。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五华区“八五”普法规划,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充分利用五华司法资源,充分发挥法治专业人才在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信仰、推动法治实践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我区“八五”普法深入开展,区普法办在全区法律实务工作者中遴选成立五华区“八五”普法讲师团,为各辖区各部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供师资保障,努力在全区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打造平安五华,法治五华。“八五”普法讲师团开展以民法典为主题的专题授课、专业辅导、系列讲座等,推动五华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同时为区级各部门党委(组)中心组学法和各级领导干部、公职人员、青少年、外来务工人员、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员等重点普法对象的民法典法律知识培训进行授课和辅导。也面向社会公众普法,运用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等全民普法公益活动。
二是民法典宣传进社区。为引导群众充分认识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做好民法典的宣传、阐释及普及工作,常态化组织律师、人民调解员、普法志愿者等深入城乡社区,采取以案释法、设立法治咨询台、开展法治讲座、赠送民法典读本等形式,分层分类、因人施教,推动民法典宣传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且立足群众需要开展面对面、点对点宣讲活动,使民法典融入日常生活、走进人民群众;还把民法典和法治元素融入法治公园、长廊、橱窗、电子显示屏等宣传阵地,充分利用城乡社区法治宣传栏、橱窗、学校报栏等广泛张贴《民法典与生活同行》宣传挂图,公共活动场所电子显示屏、服务窗口触摸屏滚动显示民法典宣传标语,形成学习宣传的强大声势,营造全社会学习宣传民法典的浓厚氛围;同时将民法典宣传融入民主法治建设,开辟民法典宣传专区;在春城慧谷等“法润小区”为法律图书角配套民法典文本,使广大群众在休闲娱乐中学习民法典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法律水平。
三是民法典宣传进校园。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贯穿教育各个阶段,鼓励指导各类学校开展民法典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认识民法典、学习民法典、运用民法典,培养青少年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组织指导学校举办民法典系列专题讲座和报告会等,向全体师生深入宣传民法典的重要意义、核心要义和重点问题,阐释解读民法典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并且各校把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作为“八五”普法的重要内容,抓好青少年这个人生关键时期,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围绕民法典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规定的权责义务,加大民法典在中小学法治教育中的内容占比,在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突出民法典普法内容,将民法典宣传教育融入学科课程中,阐释好民法典的主要内容和精神。还将民法典的宣传教育融入主题班会、社团活动中,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加强民法典的学习宣传,通过演讲比赛、模拟法庭、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法治知识竞赛、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led屏幕标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开展灵活多样、形式新颖的民法典宣传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的法治意识、规则意识、诚信意识,推动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同时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普法讲师团职能,加强民法典的学习宣传,教育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律意识,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养成遵法守法习惯。
四是打造民法典主题公园。五华区司法局为深入贯彻实施依法治国重要方略,全面推进民法典贯彻落实,切实做好民法典的学习宣传和实施工作,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秉承“深入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理念,将法治元素融入到群众生活,精心打造了全省首个“民法典”主题公园——五华区月牙潭“民法典”主题公园,为群众提供了走近法律、学习法律的生动平台,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感受法治的力量。通过一个主水景法治标志区、两条法治绿荫长廊、三个陆地主体法治宣传展示区、四十块以案释法宣传展板等多元化形式,将民法典七编中的热点法条,大到财产权、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的规定和保护,小到个人隐私、离婚冷静期、高空抛物、高铁霸座等,以漫画和法条相结合的以案释法形式,用通俗易懂的画面和语言对选取案例进行了法律解读,寓学习法律于观赏风景中,非常贴近群众生活,让群众更直观的感受到民法典就在自己身边,形成学习宣传的强大声势,营造全社会学习宣传民法典的浓厚氛围。
五是开展法治社区评选活动。推动民法典普法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将民法典学习宣传纳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在保证“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学好用好民法典的基础上,积极带动广大群众学习了解民法典相关知识。截至目前为止,市级民主法治社区99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7个(陡普鲁、观音寺、文庙、南屏街、新闻里、海源、同心路)、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3个(陡坡、文庙、南屏街)。通过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加大社区民法典普法力度,社区基层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明显提高,居民的法治意识明显增强,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六是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五华区在每年五月份组织开展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的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各普法责任单位结合疫情防控实际,灵活采取“线上+线下”方式组织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大力推进民法典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军营、进网络,突出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法典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宣传民法典实施以来在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等方面的重大作用,结合民法典实施以来的典型案例,以生动的案例、鲜活的语言,传播民法典知识,讲述民法典故事,阐释民法典精神,加大宣传解读,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着力培育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七是运用新媒体进行民法典宣传。五华区利用微博、微信、政府官网等网络新媒体,实现民法典“线上”“线下”同步学习宣传。以五华发布、五华司法行政、五华普法平台为主阵地,引领全区各部门、单位,各街道、社区,积极开展民法典基础知识普及、民法典重点解析、民法典案例分析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活动,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形成了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五华区司法局充分发挥动漫工作室优势,与省、市普法办联合,制作了原创漫画《云南微漫普法民法典》。漫画选取群众关心的50个民法典热点问题,用问答和漫画相结合的形式,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阐释民法典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为群众学习民法典、遵守民法典、运用民法典提供有益帮助。
(二)办理结果
已按委员提出的《关于持续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建议》提案,在工作中落实。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五华区将继续在全区广泛开展民法典常态化普法工作,全区各部门将继续坚持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创新举措、分类施教,把民法典宣传和深化“法律六+N进”活动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群体,分类开展宣传,增强民法典学习宣传贯彻的精准性;并将持续抓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把民法典纳入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和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计划;将民法典学习宣传纳入推进乡村振兴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同时开展法治社区评选活动,带动人民群众学法、用法、守法,促进社区平安建设;将传统宣传方式与现代化宣传手段相融合,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推进民法典宣传深入人心,推动宣传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构建和谐稳定的平安五华、法治五华。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昆明市五华区司法局
2022年7月15日
(联系人及电话:张苑1398713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