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 www.kmwh.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15177-202206-582509 主题分类: 2022年
发布机构:  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2-06-27 12:01
名 称: 关于政协昆明市五华区十届一次会议 第22B20号提案答复的函

关于政协昆明市五华区十届一次会议 第22B20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2-06-27 12:01     
字号:[ ]
编辑:张金慧      审核:田雪倩      终审:朱娜

熊云卫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通过城市文创产品开发凸显城市文化特质的建议已收悉,答复如下:

一、建议内容

为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融合、文化科技融合,把昆明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实现优秀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建设。拟以再次发布“昆明角色家族征集活动”为契机,推进昆明城市文创伴手礼开发,并通过以角色IP的方式呈现城市形象,促进角色文化与民族节庆、文化体验、旅行观光和零售消费等领域融合创新,为城市带来丰厚的文化感染力和创新创造活力,打造开放的角色创意交流中心和角色创意孵化基地。

前期已发布角色中,大部分角色均与五华区有关,如金马爷爷与碧鸡奶奶指代的金马碧鸡坊;指代东西寺塔的双塔兄弟;坐标云南陆军讲武堂的讲武堂校长;可联动聂耳故居的耳丝等,相关景区也可深入开发挖掘角色经济,以城市伴手礼为主题,打造昆明角色家族IP周边衍生旅游商品及文创产品。角色可全面参与昆明文旅相关项目活动,以生动有趣的形象及人设,代言相应景区及业态,将品牌产品结合云南特色文化进行本土化改造,成为品牌跨界合作的链接者。从伴手礼到旅游线路整合,凸显本地特色及文化IP形象,形成“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产业联动。

通过角色IP文化和相关的节庆、会展、观光、旅游、城市宣传和新零售等行业联合推动,持续吸引创意人才、资源和资金,并基于社会现状设置不同主题,形成以民间为主、地方政府为辅的竞选机制,真正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不断刺激地方流行文化消费和体验的升级,共同提升昆明的文化魅力和产业能力。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一系列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开展活动,展现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助推昆明尽快成为国际知名角色经济之都,以大文创支撑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致力把昆明建设成为角色经济话语引领者、IP培育地、要素集聚区和生态创新高地,以角色经济发展助推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

  二、答复正文

(一)昆明是我国公布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五华区作为昆明的中心城区,文化和旅游资源富集。

五华区有100处文物保护单位,有6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翠湖周边的名人故(旧)居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有云南陆军讲武堂、中共云南地下党建党旧址、抗战胜利纪念堂、国立西南联大纪念旧址、朱德旧居、聂耳故居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有福林堂、福顺居、福华园、东来顺、建新园等老字号文化资源。近年来以打造5A级景区为目标,积极挖掘翠湖周边人文历史资源,推进翠湖博物馆群落建设,推动翠湖片区文化内涵的提升、旅游品质的提高、整体环境的优化,促进文化和旅游、商贸的融合发展,引领昆明市乃至云南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二)建议所提为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融合、文化科技融合,把昆明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实现优秀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建设。

1. 为更好的挖掘翠湖周边人文历史资源,我区建设了博物馆群落,现建成开放的博物馆有18个,在建博物馆1个,已初具博物馆群的规模,到2025年,预计建成开放的博物馆将达到21个。该博物馆群已经形成了环翠湖历史遗迹游、探寻昆明历史街区游、回望西南联大游、回顾云南革命历程游等4条线路。

2.充分依托五华区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人文科教和商业中心区的优势和功能,顺应现代都市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和现代新科技发展趋势,坚持文化引领和科技驱动创新原则,发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功能,加快推进全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兴文化旅游新内容、新业态和新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激发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动力,提升都市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能力,提升全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1.为集中宣传五华区文创品牌和打造翠湖文化圈,我局与区委宣传部、华山办事处联合辖区文创产品企业,计划与翠湖边的“无声堂”运营单位合作开设五华区文创产品展示中心,搭建五华区文创产品的对外宣传与销售平台,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为了助力打造五华文化创意IP与文创产品,促进文化与消费融合发展,在四月份的五华区稳增长政策措施征求意见中,我局把文创产品的开发与打造单列条款进行扶持。并积极配合主办方做好“海鸥文化节”、“蓝花楹艺术节”活动策划,宣传推广等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五华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2.今后我局将充分发挥五华区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优势,突出核心功能区“历史文化资源富集、文化展示空间多样、商业服务体系完备、科技创新人才众多、文化产业集聚”的特点,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中国最美丽省份,市委、市政府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五华区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科教创新先行区、现代服务业引领区”的总体定位,强化文化引领、创新驱动,聚焦“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强化科技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增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内生动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五华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2623    


(联系人及电话:黎育奎  63334975


Copyright © 2012-2021 www.kmwh.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昆明市五华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备案号:滇ICP备05009273号-1

联系我们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西路1号五华区区级机关办公大楼

技术支持电话:0871-63632514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020002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