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 www.kmwh.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15177-202307-712432 主题分类: 政策解读
发布机构:  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2-06-13 10:14
名 称: 解读《2021年五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解读《2021年五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布时间:2022-06-13 10:14     
字号:[ ]

一、《2021年五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台背景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及《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20201月始,五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民间技艺项目及民间艺人进行实地走访调查、资料整理初步审核后,确定推荐8个项目、20名民间艺人进行申报。

二、《2021年五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体考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五千年历史留给我们的瑰宝,它们独特、珍贵、不可复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层次文化基因。

作为昆明市的中心城区,五华区积累了众多流传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一大批杰出的民间艺术家散居在五华的各个角落,他们手工制作的艺术品极大地丰富着周边群众的精神生活。可以说五华区辖区内民间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五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日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冲击,其生存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民间传统技艺渐渐失传;许多传统民间文化、礼仪和习俗正在消失;有的传统技艺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个别门类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逐渐脱离,受众急剧减少,后继乏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缺乏全面、系统、科学的保护。

多年来,五华区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2005年至今,我区先后进行了国家、省、市、区级非遗申报工作21次,共175项列入五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7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6名代表性传承人。代表性项目:区级 37项、市级 34项、省级7项、国家级1项。 代表性传承人区级 55名、市级25名、省级1 5名、国家级1名。涉及项目广泛,覆盖传统手工、传统戏剧、传统医药、传统体育和传统饮食等领域。传承人中有的是民营或个体文化从业人员,有的是各个传统领域的优秀人才。

三、《2021年五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内容

五华区文化和旅游于202189日、10日两天在五华区文化馆会议室组织开展了“2021年五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评审会。通过专家评审最终确定了6个项目推荐列入《五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四、《2021年五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要求

五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科学的保护理念,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传承和管理工作,努力推动五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上新的台阶,满足人民群众利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原文链接: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2021年五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Copyright © 2012-2021 www.kmwh.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昆明市五华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备案号:滇ICP备05009273号-1

联系我们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西路1号五华区区级机关办公大楼

技术支持电话:0871-63635123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020002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