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华区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的政策解读
一、预案出台的法律法规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SL754-2017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云南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昆明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昆明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五华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2021年修订)》、《昆明市城市防洪应急预案(2022年修订)》等,结合五华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修编的重要意义
做好五华区城区洪涝的防范与处置工作,确保城区的防洪安全,保证城区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科学防汛,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三、预案主要内容
《五华区城市防洪应急预案》分为7章84项主要是对总则、城市概况、组织体系与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附则等七个方面进行具体规定,内容如下:
(一)总则。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
(二)城市概况。介绍了五华区自然地理、水文气象及暴雨洪水特征、社会经济、洪涝灾害特征、洪涝防御体系。
(三)组织体系与职责。区城防指下设办公室在区水务局,负责指挥部日常工作。区城防指由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区人民政府分管副区长任常务副指挥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区应急局局长、区水务局局长、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任副指挥长。其余38家单位主要领导为区城防指成员。当五华区城区发生洪、涝灾害时,各级各有关部门应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区城防指办公室报告,根据自身职能职责展开相应工作。
(四)预防与预警。根据五华区防汛应急工作需要,气象、滇管、住建、自然资源、水务等部门应建立、完善覆盖全区的汛情监测体系,区城防指办公室负责汛情预警级别的确定。由低到高划分为一般、较大、严重、特别严重四个预警级别,并依次采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加以表示。当预警发布后,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响应,并视情况启动应急处置行动。
(五)应急响应。区城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和各街道办事处及区级有关部门在汛期实行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工情、险情、灾情,根据出现的洪涝灾害情况分级响应。
(六)后期处置。区城市防汛指挥部负责全区洪涝灾害后的统一协调指挥。对灾后救助、水毁工程修复、灾后重建、调查评估、防汛物资补充等5项内容进行了明确。
(七)附则。包含名词术语、缩略语的说明、奖励与惩罚、预案管理与更新、预案实施时间、附件等5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