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 www.kmwh.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主题分类: 2022年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2-04-26 09:27
名 称: 关于政协昆明市五华区十届一次会议 第22B23号提案答复的函

关于政协昆明市五华区十届一次会议 第22B23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2-04-26 09:27     
字号:[ ]
编辑:张金慧      审核:田雪倩      终审:朱娜

黄绍成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保护传承老昆明文化和民风民俗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内容

建议把老昆明文化和民风民俗的抢救、保护和传承纳入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组织专门机构对老昆明文化、民风民俗进行系统的普查、收集、整理。二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鼓励昆明各艺术院团以老昆明文化和民风民俗创作出“传得开、留得住”优秀作品,融入“文化传承+旅游”的发展格局,立足昆明得天独厚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验式、节庆等活动,为富有云南特色的“滇剧、花灯”剧等具有宣传影响力的传统文化走进社区、走进广大的人民群众、走进类似于马家大院、南强街庭院剧、莲花池等新业态新模式提供应有的条件。

二、答复正文

(一)具体办理工作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和象征,是五千年历史留给我们的瑰宝,它们独特、珍贵、不可复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层次文化基因。2009年,五华区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在五华区文化馆挂牌成立五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由中心具体负责和承担五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等相关工作。中心成立后,非遗工作人员陆续下到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挖掘、搜集整理五华区所辖范围内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2005年至今,我区先后进行了21次非遗申报工作,共列入五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75项,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9项,代表性传承人96名。分级列入代表性项目:区级 37项、市级 34项、省级7项、国家级1项;分级列入代表性传承人:区级 55名、市级25名、省级15名,国家级1名。其项目涉及广泛,覆盖传统技艺、传统戏剧、传统医药、传统体育和传统音乐等领域。传承人中有的是民营或个体文化从业人员,有的是各个传统领域的优秀人才,为五华区未来的文化大厦建盖奠定了根基。

(二)办理结果

2011年6月,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五华区文化和旅游局遵照上级文化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多年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实践经验,在广泛征求专家学者、各相关单位、街道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反复论证后,于2020年出台了《五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为今后区属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和管理工作起到了规范作用。

除了非遗的申报工作,五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充分利用昆明海鸥文化节系列活动---“五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五华区每月的品牌活动——“百姓欢歌大舞台”、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等活动在五华区辖区内开展技艺展示和保护成果宣传。自2011年以来,“昆明海鸥文化节——五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滇剧、花灯展演活动”在翠湖莲花禅院共开展了40余场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20余场次;“庆国庆迎中秋”、“五华区三下乡活动”、“五·一昆明国际旅游节”共开展五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共70余场。

自2013年以来,“非遗活态展示”参与“五华区百姓欢歌大舞台活动”60余场次。

五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每年常态化在辖区内的各中小学开展“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校园”等活动。活动邀请传承人参加演出和技艺教学。该活动为在校学生普及地方戏种,进一步宣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自2011年起五华区文化馆非遗中心共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100余场次,共授课400余课时,教授学生一万余人次。“戏曲进校园活动”自2017年至今共开展88场。

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盘活文化资源,形成保护发展良好环境。五华区提出了政府主导、家庭启蒙教育、中小学渗透式教学、高校教育技能提升、完善民族民间文化人才培养社会接纳机制的传统文化人才建设工作思路;在五华区文林小学、五华区先锋小学、昆明马家大院、南强街88号剧场先后挂牌成立了“五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点”,并相继组织举办专题讲座、传承传习、活态展示展演的互动体验活动,通过讲解传统工艺的历史渊源,展示和学习不同技艺的制作过程,让大众耳闻、眼见和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独特魅力,传达传统工艺传承的发展理念,充分了解历史长河里劳动人民认识自然和运用自然的古老实践智慧,增强大众的持续认同感,从而提升大众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和喜爱,充分发挥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精髓。截2020年底,四个传习点共举办文化传承活动200余场次。2022年3月起,五华区文化馆非遗中心还将在莲花池公园举办每月两场的滇剧、花灯展演活动,该活动目的是向群众普及和宣传云南的地方戏种,让更多喜爱滇剧、花灯的市民朋友能欣赏到高质量的传统剧目演出,满足老百姓的文化需求。

(三)下步工作计划

针对委员的2点建议,我们下一步工作计划为:

五华区文化馆非遗中心还将不断挖掘、搜集整理五华区所辖范围内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不定期的在莲花禅院、莲花池公园、南屏步行街等地举办滇剧、花灯展演活动。向群众普及和宣传云南的地方戏种,让更多喜爱滇剧、花灯的市民朋友能欣赏到高质量的传统剧目演出,满足老百姓的文化需求。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联系人及电话:董晶 64102555)

五华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2420  


Copyright © 2012-2021 www.kmwh.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昆明市五华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备案号:滇ICP备05009273号-1

联系我们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西路1号五华区区级机关办公大楼

技术支持电话:0871-63632514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020002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