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五华区环境卫生管理处关于对政协五华区九届四次会议第20C17号提案的答复
昆明市五华区环境卫生管理处
关于对政协五华区九届四次会议
第20C17号提案的答复
梁小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五华区推广垃圾分类“三套车”办法的建议》提案收悉,已交我处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建议对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有很大帮助,我们将把您的建议有序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现就五华区已开展的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向您汇报如下:
一、五华区垃圾分类开展推进情况
(一)拟定五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
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2019年、2020年经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审议,分别制定印发了《五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五华区2019年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的通知》(五政办通〔2019〕83号)及《五华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五华区2020年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的通知》(五垃圾分类办通〔2020〕1号)。为统筹推进全区垃圾分类工作,成立区级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亲自挂帅,区政府区长、副区长等相关领导担任副组长,强势推动五华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城市管理局,并组建垃圾分类管理科,抽调专职人员统筹协调,开展专项工作。
(二)全市首家开展示范片区垃圾分类招标工作
为打造示范片区建设,促进垃圾分类引领推动工作,区政府安排区级专项资金,2019年投入800万元,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定两家中标公司,对我区7家街道办事处14个示范点位进行示范片区打造。在2019年完成70%街道示范片区建设的基础上,2020年投入300万元,在辖区增加莲华、普吉、黑林铺3个街道办事处,开展生活垃圾示范片区建设工作,全区范围达到100%的街道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三)全市首家纳入网格化考核管理工作
根据市级相关考核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拟定了《五华区2019年垃圾分类网格化工作考核方案》(试行),并于2019年8月13日由区政府分管领导签发,昆明市网格化综合监督指挥中心五华分中心正式印发《关于纳入“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考核进行五华区网格化综合监督管理月考核评价的通知》(五网格〔2019〕93号),自2019年8月份对106家成员单位开始考核情况推送,充分发挥和调动成员单位垃圾分类工作积极性,提高全员参与垃圾分类的成效。
(四)全市首家推出垃圾分类微信公众号
为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提高市民知晓率,2019年7月9日开通“五华垃圾分类”微信公众号,定期更新、宣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引导市民一起参与垃圾分类,得到区委宣传部关注和媒体采访报道。截至2020年8月20日,共发布252篇。
(五)垃圾分类宣传、培训情况
为做好垃圾分类前期宣传工作,区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自主编制印刷垃圾分类宣传手册、海报及垃圾分类标识。并且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考核纳入区网格化考核体系后,有效调动了各成员单位、街道办事处、社区对垃圾分类推进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各单位积极、主动地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深入人心的宣传活动。截至2020年8月20日,五华区共开展各类宣传、培训活动774多次,参与人数11万余人,共发放、粘贴各类宣传海报4.5万余张;同时,在辖区公共LED屏上,每天9时至20时进行滚动播放垃圾分类宣传动漫,提高辖区市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
(六)研究垃圾分类末端处置问题
昆明市目前垃圾分类末端处理体系还不健全,五华区为了昆明市垃圾分类整体工作推进有序开展,提出在辖区内新建一座300吨/天的厨余垃圾处理厂,并积极研究探索中、小型厨余垃圾的解决办法,现已取得突破。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建立,目前国家层面专门的生活垃圾分类法律法规尚属空白,相关规定散见于其他法律法规中,系统性不强,且以鼓励、倡导为主,刚性约束力偏弱,给管理部门的具体实施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综合协调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市的垃圾分类工作主要以城管、环卫部门来推动,但是再生资源利用由商务部门负责,有害垃圾由环保部门负责,医疗垃圾由卫生部门负责,涉及部门多,涉及人员杂,相关部门之间综合协调机制不完善,难以形成合力和有效执行力。
(三)市民垃圾分类意识还待提高
近年来,五华区乃至昆明市都做了大量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市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已经不断提高,但市民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还很难在短期进行改变,真正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人数有限。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宣传仅局限于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市民主动提升环境卫生意识等层面,对垃圾分类的政策法规、处罚措施以及引导市民参与垃圾分类投放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导致市民觉得垃圾分类还没到真正到我家,不会引起真正的重视,也就不会主动分类投放,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准确率较低。
(四)经济保障措施和垃圾收费制度有待完善
垃圾分类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设施、设备、人员的配置,并且要持续开展好宣传,无论哪个环节都需要增加资金投入。我市自2012年进行垃圾处理费与自来水捆绑收取以来,按照每户10元/月的标准进行垃圾处理费统一收取,市民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分与不分一个样”。参考国外垃圾分类效果明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生活垃圾收费调节机制,通过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垃圾产生者在垃圾处理费方面的支出,从经济层面推动垃圾产生者开展垃圾分类,需尽快出台与垃圾分类挂钩的收费机制。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完善整体部署。不断完善五华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确定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研究路线图和时间表,既符合考核机制,又能迅速启动见成效,不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二)提高认识。坚持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抓,坚持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坚持问题导向,主动研究、积极创新、找出对策,引导全民参与,实现共治、共建、共享。
(三)加强宣传。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提高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逐步养成垃圾分类习惯。紧紧依托社会发动,通过街道、社区及相关职能部门,发动党员、志愿者、机关工作人员等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小区、公办医院、学校等强制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四)加强队伍建设。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督导队伍,打造“体系+运行”管理系统,做好日常监督、管理、考核、检查、培训、调度等工作,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市容环境网格化考评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和年度考评,着力推进五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水平。
(五)加强学校体系内的宣传氛围。继续加大与教育部门、学校联系,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系统内,积极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将生活垃圾分类教育,融入校园、融入课堂,融入校园文化、融入社会实践,培养未成年人垃圾分类的责任、意识和习惯。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从校园扩展至家庭,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良性互动局面,促进在校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六)配合做好末端处置系统建设。为推进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建设,提高餐厨废弃物终端处理能力。昆明市城管局正与昆明市餐厨垃圾特许经营企业清缘润通公司,就下一步如何重新划定昆明市各区项目服务区域、数量及特许经营补贴费用等事项进行谈判。同时,昆明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关于五华区餐厨粪便厂的投资意向函》批示意见,提出由市城管局牵头,五华区配合,推进餐厨废弃物治理新途径,破解餐厨废弃物处置难题。下一步我区将按照相关文件要求,积极配合市城管局开展相关工作,做好五华区收运、处置工作。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张 健 0871-64140343)
昆明市五华区环境卫生管理处
2020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