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昆明市五华区第九届政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0A08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中国民主同盟五华基层委员会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五华区法律服务产业集聚发展的建议》提案,已交由昆明市五华区司法局牵头研究办理,现结合实际情况,将你们的提案内容答复如下:
一、五华区律师行业基本情况
昆明市共有律师事务所392家,执业律师总人数6019人,其中专职律师5603人,2019年产值约14亿元。五华区有律师事务所81家,律师1600余人,100名律师以上律所2家,30名律师以上律所13家,其余66家律所律师数均在30人以下,2019年全区律所产值约为5亿。五华区律所、律师数、产值分别占全市21%、27%、36%。五华区律师行业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律所数量较多,大成、国浩、刘胡乐、建纬等少数几家律所成规模,其余律所规模偏小,创收能力较弱,整体行业发展规模不大。二是律所服务经济市场深度不够,竞争能力较低。从律所业务服务范围及营业收入情况看,对于人力资源、科技信息、电子商务等现代产业领域的法律服务业务较少,制约了我区法律服务行业的整体创收。三是律所布局较为分散,无法形成布局集中、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和产业发展集群,随着省、市司法机关的搬迁,法律服务资源呈现出逐步向其他区流失的现状。
二、对提案进行分析研究
法律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律师事务所为主,集聚公证、仲裁评估、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和会计事务所等相关联机构打造法律服务聚集区(产业园),形成以律师服务为核心的产业空间聚集模式,致力于打造法律服务“最佳生态圈”。五华区司法局以办理民盟五华基层委员会提案《关于推进五华区法律服务产业集聚发展的建议》为契机,充分研究,认为在五华区试点设立法律服务聚集区(产业园)具有以下现实意义:
(一)降低运营成本,促进行业规范管理
在法律服务产业中,除了人员的开支外,各种硬件设施的租金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包括房租、水电、零星购置的费用、消耗等。建立法律服务聚集区(产业园),可以有助于降低法律服务机构的硬件成本,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以降低房租成本,在产业集中的园区,租赁成本可以相对低廉,不用再拥挤在繁华的商务区;二是可以提供集中的设施,比如,各种会议室、模拟法庭、洽谈室、咖啡厅,等等,相当一部分设施平时利用率不高,可以由法律服务聚集区(产业园)统一提供;三是集中提供常规管理活动,将一些常规的内部管理活动外包给专业的公司,降低管理成本。此外,引导众多的法律服务机构集中于一个法律服务聚集区(产业园),既便于对其加强管理,也便于行业协会等进行自律性管理。使得法律服务机构在实现经济功能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实现法律服务业定纷止争、促进和谐等方面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
(二)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满足市场主体需求
从经济角度看,五华区是民营经济大区、强区,中小企业数量大,市场空间无限,其中既有现实的法律服务需求,也孕育着无限宽广的法律服务拓展空间。打造法律服务聚集区(产业园),可以汇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公证、审计、鉴定、评估、法律职业培训等相关联机构,云集各类顶尖律师和法律服务相关业务专家,共同拓展综合性法律服务,只要事关法律服务,找到法律服务聚集区(产业园)就可以“一站式”处理。
(三)吸引和留住法律服务专业人才
在法律服务聚集区(产业园)形成后,以服务最优为目标,通过税收返还、政策优惠、资金补助、就业安置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复合型法律人才入驻法律服务聚集区(产业园)。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聚集区(产业园)的平台优势、人员优势、集聚优势,广泛收集汇总行业信息、分析定位行业发展现状、科学预判市场发展趋势、总结推广管理模式创新。可以举办各种法律论坛,为五华律师及法务人士搭建汇聚交流的平台。可以引导各相关方持续加大对人才培养的力度,形成政府、行业、事务所、律师团队多层次以各种方式进行人才培训的格局。
(四)加速法律服务产业化
五华区作为昆明市的核心区,金融服务业、信息产业发达,商务楼宇数量多,适合法律服务业发展的先天条件充足。形成法律服务聚集区(产业园)后,可以通过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和优质服务理念,加大引进、吸纳、招商的力度,集中出台相关政策,制定相应的法律服务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最为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和要素供给,做大法律服务产业规模,细化专业分工,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品牌优势,大力扩展法律服务空间,在总量上形成规模、在服务上形成特色、在影响上形成声势,产生法律服务集聚效应。
打造法律服务聚集区(产业园)契合法律服务产业化的要求,有助于形成完整的法律服务产业链,促进法律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同时,设立法律服务聚集区(产业园),也有助于优化法律服务的集中管理,降低法律服务机构的运营成本,吸引高层次法律人才,从而提升我区软实力,更好地服务于我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
三、提案办理过程
(一)制定办理方案
区司法局深刻认识到重点提案是政协委员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在深入调研,充分酝酿后提出的,是政协委员辛勤与智慧的结晶。我局收到提案交办件后,及时制定办理方案,成立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王瑜局长担任组长,马俊副局长任副组长,律师工作管理科、公共法律服务科等科室组成,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全面深入分析研究提案,多层次多渠道积极与委员进行沟通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切实领会其要求意图,把握其精神要领,紧密结合工作职责和2020年具体工作任务,把办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工作顺利完成。
(二)摸清律所基础数据
区司法局向区属81家律师事务所发出基础信息调查表,收集五华区律所办公场地是自持物业或者是租赁,面积以及租金,是否有意向迁入律师楼宇等基础信息,根据初步调查信息判断,已购买物业的律所占比不高,大部分律所办公场地均为租赁,对租金较为敏感,能否吸引这部分律所进驻法律服务聚集区(产业园),招商优惠扶持条件及选址就显得尤为关键。
(三)走访调研,广泛听取意见
在前期调查基础上,采取由区司法局王局长带队带领提案办理组,走访调研了泰和泰、微行、国浩、大成、建纬、义海等十多家律师事务所,律师工作管理科邀请部分有意愿搬迁的律所主任开展座谈等方式,交流介绍并听取各律所对我区推进法律服务产业聚集发展的意见建议。
(四)主动对接相关职能部门,研讨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区司法局主动对接区商投局、区园投公司,了解到我区围绕主城CBD核心区、北市区和西北片区两大商务商贸次中心的建设布局楼宇(总部)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区属国有企业正在购买中铁云时代广场和长租融城园城、云南日报原大楼等楼宇,对《五华区加快楼宇和总部经济发展奖励办法》进行了进一步修订,以全面促进全区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提质增效等信息政策。
(五)法律服务聚集区(产业园)初步选点情况
经多次与区商投局、区园投公司对接协调,仔细对比研究我区楼宇现状,目前较为理想的楼宇为西北片区中铁云时代广场,区园投公司正在与业主方商谈收购事宜,该物业位于五华区西北片区,紧邻五华区司法行政中心,司法资源相对集中,目前已有2家律所进驻,包括泰和泰等多家律所有进驻愿望,并正在积极对接商谈之中。
(六)主动对接云师大商学院法学院
打造法律服务聚集区(产业园),离不开后备人才的储备和培养,辖区内的师大商学院法学院是云南省高等学校“法学本科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于2002年开始招生,已向社会输送了十五届(2006—2020届)毕业生,共计4002人;在校学生1350余人,专任教师5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3人,讲师26人,博士6人,硕士42人,专任教师中26人为执业律师。目前,区司法局与该学院建立起了良好的沟通渠道,正在探讨合作打造法律服务聚集区(产业园)的可行性。
四、存在问题
(一)参考样本不足,无经验借鉴参考
法律服务聚集区(产业园)毕竟属于一种新生事物,在何处设立、规模多大、如何运作、采取何种政策措施等等,目前,在省内还没有成功范本可提供经验借鉴,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并不断总结经验。
(二)律师楼宇选址还不能确定
目前,我们初步选址中铁云时代广场,但区属国有企业还没最后商定购买事宜。引进法律服务机构的具体事宜还不便及时展开。
(三)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还不确定
一楼宇一业态,针对打造律师楼宇的相关优惠政策需要区级多职能部门共同商讨并报区政府研究。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编制法律服务聚集区(产业园)规划方案
参考国内先行城市经验做法,聚合区相关职能部门力量,根据我区楼宇经济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研究,做足功课,修订编制相关方案,明确指导意见,保障工作顺利推进。
(二)加强部门联动
区司法局作为牵头部门,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其他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我区法律服务聚集区(产业园)建设工作。
(三)分步推进
明确以律所为核心,吸引相关联法律服务机构打造法律服务聚集区(产业园),重心在于先形成规模化的律所聚集,首选区属律所,针对性进行沟通,成熟一家引进一家,力争先期引进4至5家,在此基础上,再分步重点引进其他相关联机构,进一步优化配置资源,从而逐步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法律服务聚集区(产业园)。
最后,感谢您对五华区政府工作的监督、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联系人:李本江 联系电话: 63628400 138****9411
昆明市五华区司法局
2020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