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 www.kmwh.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15177-202009-416406 主题分类: 2020年
发布机构: 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0-09-25 16:41
名 称: 关于对政协五华区九届四次会议第20A17号提案的答复的函

关于对政协五华区九届四次会议第20A17号提案的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0-09-25 16:41     
字号:[ ]

尊敬的赵映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五华区就业创业党群服务中心平台作用促进辖区重点群体就业的建议》提案收悉,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大众创新、万众创新发展浪潮下,五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新工作思路,从群众需求入手,在原五华区劳动就业创业服务超市基础上整合全区相关职能部门资源,将五华区劳动就业创业服务超市升级改造为五华区劳动就业创业党群服务中心,改变过去超市服务功能相对单一的状况。五华区就业创业党群服务中心围绕一山、一路、多园区发展规划,创新构建“1 8 10 N”劳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为此,赵映武委员您在提案中建议如下:一是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尊重劳动、崇尚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二是立足高站位,整合资源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三是强化和健全平台服务功能,为重点群体搭建供需平台。四是大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目前,五华区就业创业党群服务中心基本框架已搭成,具备流动党员服务驿站、职工就业创业服务站、就业创业培训室、创业沙龙、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等功能,此服务中心作为五华区人社局下属五华区劳动就业服务局、五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五华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等部门业务的为群众和企业服务的补充办公点。今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五华区人社局、五华区就业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稳就业部署要求,提高站位、加强研判、主动作为,按照保用工、稳就业、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进一步充实和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作用,全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积极帮助辖区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和创业。

赵映武委员您所提案建议很好,五华区人社局、五华区就业局等部门予以全部采纳。五华区劳动就业创业党群服务中心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企业、就业创业群众需求为导向,构建党群互动、区域共赢的良好生动局面。目前,以五华区就业创业党群服务中心平台为支撑载体,全方位、高效能融合区委组织部、区总工会、团区委、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妇联、区残联、区工商联、区农业农村局及10家街道办事处资源,建设党建引领区域共商、共治、共融、共享的区域化就业创业开放空间,积极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等各项工作。

一、大力强化就业创业政策宣传,营造良好就业创业氛围

五华区就业创业党群服务中心平台充分利用五华人社公众号、媒体报刊等多种媒体和宣传途径,大力宣传职业技能提升、岗位信息、创业贷款优惠政策。尤其疫情发生以来,高频率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适时推送企业吸纳就业优惠、失业保险稳岗、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等政策,发布招聘信息,提供职业培训、职业指导、创业贷款、劳动维权等办事指南服务。广泛宣讲最美劳动者、优秀创业者的典型事迹,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社会氛围,激励更多的特殊群体特别是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努力奋斗,提升职业技能,立志岗位成才,引导更多的劳动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应有贡献。

二、千方百计开发和收集有效就业岗位

为向辖区包括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各类求职、就业群体提供优质、有保障、稳定性强的工作岗位,五华区就业创业党群服务中心多渠道开发和收集岗位。通过走访企业,宣传就业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引导企业、用人单位积极接收吸纳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城市贫困群体;同时适时对辖区内各类性质企业开展用工岗位跟踪调查,及时精准掌握企业岗位需求动态变化情况,做到有的放矢。目前,区就业局共开发收集有效就业岗位18329个。

三、开展线上招聘活动,为企业和重点群体服务

充分利用互联网 就业渠道,引导辖区用工单位通过就业彩云南”“昆明就业网”“昆明智慧就业平台昆明五华人社公众号等省市区级平台发布岗位。积极推进市区两级就业岗位信息共享机制,对行业用人需求与求职人员个人就业意向进行优化调配,实现市区两级就业岗位双向共享,求职人员与求职岗位双线互通。推广使用不见面”“零接触招聘服务,引导企业、求职者开展线上招聘和求职。截至目前,举办线上招聘会20余场次,通过各类平台线上发布180余家招聘信息岗位17625个。

四、为失业人员开展灵活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兑付

开展灵活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申报工作,切实为缴纳社保的灵活就业困难人员实施资金补贴。2020年以来,为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困难人员2236人发放社会保险补贴兑付金11,451,910元。

五、高效率推动区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乡村创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

一是持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通过调查摸底,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加强与园区、企业的对接,强化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及中高端培训,增强人岗匹配度,强调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二是实施对口帮扶东川区贫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培训,助力东川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已协助东川区转移就业1006个,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06个。不断培育壮大五华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农村农民解决就业岗位,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促进农民增收。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融合发展。到目前五华区拥有龙头企业共计21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区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扶持专业合作社49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个,省级示范社1个,经基本统计,就近就地共解决农民工就业约1139人,主要集中分布在凯普、大清塘、云琦丹、林奇、良道、婷毅、五佳等蔬菜、花卉、药材生产基地。四是实施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制定出台《五华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已经针对性开展技术培训4530人次,累计认定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154人,其中:高级8人,中级21 人,初级125 人,极大提升农民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和农技生产管理水平,为增收和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202078月组织实施50人的高素质农民技能服务型培训。

六、高质量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全面贯彻落实退役军人事务部《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和《云南省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18条措施的意见》,紧密结合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的迫切需求和面临的困难,从政策、心理、思路、方式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做了培训与交流。积极加强与五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协作力度,联合有关培训机构、金融机构和用人单位等对退役军人进行动态跟踪服务,对具备创业条件的提供创业咨询、创业贷款支持、帮助就业登记等服务,用心用情帮助退役士兵就业创业。始终坚持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带培训的方法,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培训活动。一是在提升就业技能上下功夫,以就业培训为依托加强对社会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积极指导培训机构,将理论培训与技能操作训练紧密结合,通过开展导向性、订单式、储备式等行之有效的培训,实现退役军人的技能水平与就业岗位有效对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就业稳定性。二是在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针对性上下功夫,通过强化就业服务指导等有效措施,对每一个退役军人至少进行一次职业指导,帮助把握就业形势,了解就业政策,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提升求职技巧。同时,开展三个一服务,即送一次就业岗位信息,开展一次就业政策容询和职业指导活动提供一本就业手册。为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在做好就业困难退役军人的创业就业工作上下功夫,将就业困难的退役军人,全部纳入就业援助帮扶对象,落实相关的就业帮扶措施。截至目前,全区共组织退役军人进行了3200余人参加的创业培训,为退役军人实现自主创业提供有力帮助。

七、高效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强化政校企联动,拓宽就业渠道。一是加大创业无偿资助、场地补助等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鼓励有创业能力的高校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并做好创业帮扶工作,达到创业促就业的目的。二是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服务进校园活动,积极协办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会,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做好职业指导和岗位推荐工作。为促进2020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623日邀请省内外央企、国企、优质民营企业提供大量岗位,启动线上双选会,多措并举、精准匹配、定向推送符合高校毕业生需求的岗位,帮助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少走弯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三是重点做好应届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后实名信息衔接和就业服务,主动服务高校毕业生参加失业登记,做到全面掌握辖区失业高校毕业生的底数,帮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就业服务,通过实名登记,向有就业服务需求的毕业生及时推荐工作并组织参加职业技能或创业培训,保证应届高校毕业生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就业。

八、横向联合区残联党群服务中心,全力做好残疾人群体就业工作

一是创新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新模式,建立了全省首创的由区残联、区劳动就业服务局联合,既推荐残疾人又推荐残疾人亲属(健全人) 就业的双联双荐模式。以多渠道改善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就业难题,发挥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地税局、区财政局、区残联四方协同的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我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的落实,充分维护了残疾人的劳动权益。通过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我区有近3100名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其中通过7家企业集中安置112名残疾人就业,通过42家盲人按摩机构帮助102名视力残疾人实现就业。二是帮助扶持有条件的残疾人自主创业。通过提供政策解答、搭建创业平台、开展创业培训,协调相关部门办理创业贷款、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等多种措施,积极引导和帮助43名残疾人自主创业,提供创业扶持资金42.35万元;对参加盲人按摩机构规范化建设的盲人按摩机构店主给予疫情稳岗位扶持资金131800元。

九、强化妇女就业创业及职业技能提升工作

一是联合区妇联开展了五华区春风送岗女性专场网络招聘会,49家企业提供了458个就业机会,解决企业招工难、妇女求职难的双向不通畅难题。二是组织参与就业技能培训。开展巾帼创业就业讲坛网络培训课,共有妇女40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扩展了妇女就业宽度和深度,提升妇女就业技能,增加就业率。三是大力开展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帮助微小企业走出受疫情影响的困境,努力让更多创业者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现共有33户妇女创业者提交贷款申请,7户创业者已得到共计105万元的创业贷款。

感谢您对五华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联系人及电话:何跃林 0871-63584779139****8900

                          

五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0921


Copyright © 2012-2021 www.kmwh.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昆明市五华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备案号:滇ICP备05009273号-1

联系我们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西路1号五华区区级机关办公大楼

技术支持电话:0871-63632514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020002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