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五华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第50号建议的答复
王定龙代表:
您提交的《关于落实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 有效化解五华法院人少案多矛盾的建议》,区人民法院、区司法局已收悉。自收到建议后,主办单位高度重视,多次就该建议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并着手开展相关工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现将处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对建议意见的研究处理过程
收到建议意见后,区人民法院和区司法局领导均高度重视,要求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认真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区人民法院和区司法局就该建议专门召开专题会议,对建议意见认真进行了分析研究。围绕建议提出的内容,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区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等相关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行动计划,形成具体工作措施。对于当前能够解决的要求立即解决,制订出相应的办法;短期内不能解决的也要列出时限表,限期落实,并列为今后一个时期需要重点突破解决的任务。
二、对建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
(一)关于“突破调解空间限制,创新调解机构设置”及“努力调高律师参与调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方面
首先,今年,在省司法厅和区委政法委的要求下,区人民法院和区司法局将联合打造五华区诉前委派调解服务中心,中心建于区人民法院接待大厅,新建调解室3间,引入律师及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诉前调解,创新调解模式,建立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调解业务收费机制,鼓励和支持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以市场化方式开展调解业务,按照有偿和低价的原则收取调解费用。提高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诉前调解的积极性,从而减少进入法院的案件量。
其次,除在区人民法院建成五华区诉前委派调解服务中心外,区人民法院还将依托西站、北门、黑林铺三个派出法庭,建成三个诉前委派调解服务工作站。将归属于五华法院管辖的案件,按照便民、高效、节俭的原则,将案件进行网格化划分,明确调解的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使案能找人,人能找案,从而避免所有案件都集中到区法院本院诉前委派调解中心。通过三个工作站的诉前调解分流,缓解本院调解中心的压力。
(二)关于“努力提高调解员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方面
首先,对区人民法院自聘的专职人民调解员,区人民法院已建立人民调解员的“以案定补”奖励补贴方案,提高了人民调解员的底薪和调解案件的补贴,希望通过经济杠杆撬动调解员的积极性。同时,加强调解工作的宣传,完善对调解员的奖惩措施,设置优秀调解员荣誉称号等,使调解员有工作荣誉感、成就感。
其次,区人民法院已对专职调解员实行法官帮扶指导工作制度,下一步,区人民法院还将进一步扩大法官帮扶指导的范围,将其他特邀调解组织的调解员及街道调委会的调解员都纳入法官帮扶指导范围,通过法官一对一指导、专题讲座、邀请旁听等方式,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培训。
(三)关于“借助社会力量优化调解流程,提高调解效率”方面
首先,区人民法院进一步强化诉前调解,完善诉调对接机制。一是加大立案阶段纠纷引导分流力度。在立案阶段,适时分析掌握案件情况,通过诉讼风险评估、诉前调解建议,引导当事人以最便捷、最节约的方式解决纠纷。二是加强快审团队建设,实现诉调无缝衔接。区人民法院在立案庭设置15个快审团队,每位调解员都有专门的快审法官进行指导,诉前调解成功的案件,由调解员对接其指导法官及时出具司法确认裁定,调解不成功的简单案件及时转入快审团队审理,其余案件转入精审团队审理,实现诉调无缝衔接。三是对全部民商事案件进行繁简分流,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最大限度地提高审判效率和质量。
其次,区人民法院即将建成的五华区诉前委派调解服务中心将引入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诉前调解,鼓励和支持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以市场化方式开展调解业务,提高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参与诉前调解的积极性,从而充分释放审判法官的精力,形成群众、法院、社会多赢的局面。
第三,建立金融纠纷调解快处中心。与辖区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沟通协作,推动建立健全覆盖面广、适应性强、高效便民的金融纠纷调解快处中心。在五华区诉前委派调解服务中心设立金融纠纷调解工作室,在各主要金融机构分设工作站,强化法院与金融机构双向衔接,提升调解服务的便民、利民水平。
感谢您对五华区工作的监督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马俊梅 138****2303
马海翠 136****1843
五华区人民法院 五华区司法局
2020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