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五华区九届四次会议第20D04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政协五华区九届四次会议
第20D04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李荣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建设的建议》的提案,已交我局研究办理。您的《建议》对目前切实做好乡村法治化建设工作,给予了客观实在的分析,提出的问题透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提出的四条建议很有见地,对于完善我区乡村法治化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在工作部署中已认真加以采纳。现答复如下:
一、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推进
近年来,五华区司法局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和打造具有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发展推动力、群众凝聚力、自我革新力的“五力党建+司法行政”引领模式。
(一)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和组织生活会制度,不断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性、原则性、纪律性。重点突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着力创新发展,进一步激发全局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使党建工作成为引领司法行政工作跨越式发展的“红色引擎”,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均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全力打造一只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法干警队伍,促进了全区司法行政工作全面加速升级。
(二)重点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学习。把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基层党建创新提质紧密结合起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思想政治学习、法治专题学习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堂工作有序推进。上半年组织全局干警利用会议集中学习、党课专题学习等形式先后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陈豪同志在昆明市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区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中央和省、市区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采取多种措施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三)着力强化组织建设。严格落实党建责任制,制定完善年度《党建工作要点》,细化工作任务、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党建工作各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工作的开展,制定《五华区司法局机关党组织“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实施方案》《五华区司法局“三亮三表率一模范机关”创建活动的工作方案》等文件,围绕“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三亮三表率一模范机关”创建活动所确定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二、明确工作目标,提升普法效果
以“七五”普法规划为统领,法治教育为载体,以提高涉农群众和少数民族法律素质为目的,深入到辖区内各社区开展送法进村入户及送法进少数民族地区活动,进一步增强辖区涉农群众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学法、知法、守法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坚持开展“法律进乡村”。区司法局所属沙朗、厂口两个涉农司法所,坚持利用“1.6”赶集日开展“普法赶集”活动,结合“4.15”国家安全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在西翥街道11个涉农社区面向涉农群众广泛开展普法宣传。2019年至2020年6月共开展“普法赶集”活动32场,集中法治宣传88场,发放宣传资料21800余份,悬挂法治宣传布标73条,张贴宣传海报90份,接受法律咨询40余人次,受教育人数800余人,入户走访宣传30余次,共计走访400余户。
(二)坚持开展“法律服务进校园”。印发《昆明市五华区“法律服务进校园”活动工作方案》,厂口司法所、沙朗司法所所长,共7家律师事务所律师分赴厂口中学等7家中、小学校担任法律服务员,开展“一对一”法律服务。2020年6月,厂口司法所走进厂口中学开展“6.26禁毒宣传进校园”活动。司法所所长向同学们发放宣传资料,详细介绍毒品的种类、形状,详细讲解了毒品对人体的伤害以及对社会的危害,让同学们对禁毒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就青少年违法犯罪特征做专题法治课,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学生法治观念,为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加强“法治副校长”工作。调整充实中小学校(幼儿园)法治副校长队伍。沙朗司法所所长郑杨担任沙朗民族实验学校法治副校长,厂口司法所所长王建明担任陡普鲁小学法治副校长。2019年11月,区普法办、区司法局、区教育体育局联合在五华区青少年宫举办2019年五华区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法治副校长(副园长)培训,沙朗司法所、厂口司法所所长参加培训。进一步增强五华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在校学生法治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构建和谐稳定的学校发展环境,
(四)开展“扫黑除恶花灯进村(镇)”法治宣传。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社会氛围。2019年8月,由五华区司法局、区文旅局、西翥街道联合举办的昆明市“扫黑除恶花灯进村(镇)”法治宣传巡演五华分会场活动在西翥街道厂口社区举行。巡演活动围绕“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坚决打赢扫黑除恶攻坚战”的主题,为广大群众带来了花灯小戏、小品、歌舞等法治文化节目,吸引了社区群众的热情参与,厂口社区800余名群众观看了法治文艺演出。巡演活动中,区司法局专门设置了扫黑除恶法治宣传点,向群众宣传和普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律知识。除此之外,还邀请了云南云誉律师事务所在活动现场设立法律咨询台,为社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
(五)新兴媒体矩阵助力法治宣传高质量供给。充分发挥五华发布“双微”宣传途径优势,实现新媒体宣传领域的多覆盖。积极整合传统媒体平台应用,持续深入推进新兴媒体矩阵建设,实现高质量供给。1至6月,五华发布微信平台发布了:《五华区以奋进之翼开创“法治五华”新征程》等普法内容200余条,同时通过漫画、H5、短视频等方式广泛宣传普法知识、工作动态,扫黑除恶工作动态、督导部署、相关知识、成效效果、举报电话等,刊发各类信息1000余条。同时利用“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推广中国普法“两微一端”及“云南司法行政”“云南普法”微信公众号,形成了功能完备的普法宣传新媒体矩阵。
三、完善基层矛盾调处机制
始终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的工作方针,积极构筑“大调解”工作格局。截至目前,西翥街道共建成人民调解委员会12个,其中街道调解委员会1个,社区调解委员会11个(厂口乡5个,沙朗乡6个)。共有调解员159名(厂口乡75名,沙朗乡84名),其中专职人民调解员2名。建立了社区、村小组、村民三级调解网络,真正做牢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第一道防线。2019年以来,西翥街道各调解组织受理各类矛盾纠纷402件,调解成功402件,调解成功率100%,涉及金额435万余元,以邻里纠纷、山林土地纠纷和婚姻家庭纠纷为主。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18次,预防纠纷9件,没有一件因调解不力而引发“民转刑”案件的发生,为确保乡村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加强律师参与乡村矛盾解纷力度
2019年12月,区司法局统筹全区律师资源,搭建五华区律师调解中心,选任100名律师调解员,筹建完成48个律师调解室,其中西翥街道各调解组织以就近原则与5个律师事务所和5个律师调解工作室建立了“1对N”律师参与调解衔接机制,因势利导,积极引入律师调解员参与乡村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探索创新“1+1”调解工作法,由一名律师调解员和一名专职人民调解员组成调解小组,优势互补,情理法交融协同调解,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了“1+1>2”的极佳效果。2020年以来,律师参与共化解邻里、山林土地、婚姻家庭等各类纠纷矛盾纠纷10余件,涉及金额10万余元,
(二)提升矛盾纠纷信息化解水平
2018年以来,五华区先后承接了云南省委政法委“云解纷”试点和省司法厅 “智慧调解”(无纸化办公)试点,运用智能调解终端来提升乡村矛盾纠纷化解质效。“云解纷”通过“线上+线下”平台的打造,提高了调解工作效能,为村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而“智慧调解”终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调解员的工作效率。截至目前,西翥街道各调解组织运用“云解纷”平台,共有上线调解员159名;受理调解成功各类矛盾纠纷226件;通过“智慧调解”终端生成10余件电子卷宗,极大提升村民解决纠纷的便捷性和时效性。
(三)强化宣传教育引导
西翥街道各调解组织结合辖区涉农地区群众法律知识贫乏的现状,积极引导人民调解员、律师发挥专业优势,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及时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充分利用网络、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普法公众号、微信QQ群、法治宣传栏等平台,及时推送法治宣传教育信息,积极回应舆论关切,增强群众法治意识,积极引导群众通过正当渠道反映诉求、化解矛盾。截至目前,西翥街道各调解组织共开展集中法治宣传37场,发放宣传资料11300余份,悬挂法治宣传布标42条,张贴宣传海报76份,接受法律咨询30余人次,受教育人数500余人,入户走访宣传20余次,共计走访200余户。
四、持续推进法律顾问制度落实
目前,按照《五华区社区法律服务员管理办法》,在西翥地区11个社区组织开展“一社区一法律服务员” 工作并持续保持100%全覆盖,使法律服务延伸进社区,得到辖区居民的普遍欢迎。
(一)多措并举,协同推进
督促社区法律服务员在街道“一社区一法律服务员”推进会一周内将服务时间、地点进行汇报。突出法律服务的便民、利民特色,实现了法律服务与辖区居民“零距离”的接触。一社区一法律服务员工作不仅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同时也是一项实现多赢的创新工作模式,司法所将法律服务工作与普法教育、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多项工作职能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活动。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利用广播、宣传栏、发放宣传手册、开办讲座等多种形式,灵活多样地开展普法教育,宣传普及《土地承包法》《婚姻法》《继承法》等与村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促使群众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帮助解决了一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历史遗留纠纷,有力的维护了社会稳定。2019年至今,组织了街道所属社区相关人员举办了社区普法讲座,结合实际案例,集中举办法治讲座36场,街道各社区相关人员10余人参加,接受咨询解答各类法律问题150余人次,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70余起,参与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活动65次,其它法律服务40余次。使广大居民群众提高了对法律知识的认知程度。为维护西翥地区社会稳定做出了努力。
(二)健全制度,督导到位
为规范做好“一社区一法律服务员”工作,根据西翥地区实际,完善相关工作制度。一是建立定期服务制度。要求法律服务员积极到各社区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定期开展法律讲座。二是建立工作台账制度。工作台账实行一次一记,并以此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确保法律服务员工作的规范性和延续性。三是强化日常督导。严格实行法律服务员工作台账制度,不定期对工作台账随机抽查督导,确保法律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最后,感谢您对五华区工作的监督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石庆锋 136****0106
五华区司法局
2020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