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五华区九届二次会议第18C16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黄碧蓉、王文秀、赵映武、张玉琼、王超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高五华精细化城市管理水平的建议》,已交由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局以全面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省商洽会、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等各项工作为契机,紧密围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重抓“五大工程”,扎实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实施城市市容环境改造,城市品质有了进一步提升。
一、主要措施和成效
1、重点区域提升改造工作。本着高、精、美、新的原则,我局牵头开展南屏步行街片区、胜利堂片区等重点区域的整治提升,重新规划设计沿街建筑外立面,加强建筑立面、户外广告设施规划整改,同时对公共广场、人行道地面、户外广告、店招店牌、景观亮化、小品、雕塑等各类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增强沿街景观照明设施效果,按照“照明功能为主、景观效果为辅”的原则,全面提升街道夜景效果,营造夜间商业氛围,将繁华、优雅的商业夜景展现给中外游客,全力打造富有活力、具有现代特色的街区。同时,对辖区商户的门头招牌实施了“六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制作、统一安装、统一亮化,形成具有五华特色的户外广告、门头招牌设置风格。对五华山片区、西昌路沿线、人民中路等道路实施了U型断面开展三年整治提升计划,全力打造靓丽五华市容街景,提升城市品质。
2、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我局还借鉴其他城市管理的先进经验,与沿街单位、商户签定“门前三包”责任书和自我承诺书,加强“门前三包”履约检查的落实、监督、检查和考评,劝导沿街单位和商户提高自律意识,营造整洁的街面环境,强化社会义务履行。倡导互动参与,积极配合做好责任范围内的相关工作,强化了沿街商铺(单位)维护市容环境秩序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形成了“城市管理人人有责”的管理机制和浓厚氛围。对于不履行《门前三包自我承诺书》内容,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经宣传教育仍不改正的,将由行政执法单位依法责令改正,并可予以行政处罚,确保了市容环境整洁、市容有序、设施完好。全年共印制“门前三包”责任书、履约登记表、自我管理承诺书60000余份。
3、开展户外广告整治工作。根据市、区政府工作安排,五华区大力开展各类违规户外广告设施拆除、整治工作,清理楼顶、墙面违规广告,尤其对三俗广告加大打击力度,确保市容秩序正常。2017年,共拆除违规户外广告设施4671块;整治店招店牌5900块;拆除布标布幔5769块;拆除电话亭165起;拆除各类宣传栏583块;拆除路名牌800块、新装“立柱式”街路巷地名标识牌826块。
4、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工作。2017年,共整治主次干道临街商铺店外经营25968家,规范商户“门前三包”28986起;整治占道经营43558起;清理非机动车乱停乱放5816起;清理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42起;整治非法散发、粘贴、喷涂小广告2432起;收缴非法小广告372800张;取缔水牌6628块。
5、开展景观亮化维护。通过局部维修措施及协调相关产权单位整改的有39条道路,完成西安马路、大观商业城、学府路等31条道路的整治任务。对盘龙江沿线22栋高层重要建筑进行亮化提升,主要采用投光灯打亮建筑楼宇主体,动态可变色彩灯带美化建筑立面。小屯立交、泛亚科技园片区等8处道路片区正在协调处理中。
有路无灯补建方面:经初步统计,辖区内需要通过工程措施补建、增建的有珠玑街、兴华街、南通街等22条道路,大力开展补建增、建工作。按照与西铁照明公司的合同,首批节孝巷、大德山巷等16条道路路灯的补建、增建施工于24日全面展开。已全面完成的有节孝巷等3条。其它道路布点放线工作已按计划开工。对灯具集中进行了更换。
按照市政府工作要求,五华区大力开展盘龙江五华段高层重要建筑景观亮化设施提升改造。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求,五华区共涉及22栋高层重要建筑亮化提升,主要采用投光灯打亮建筑楼宇主体,动态可变色彩灯带美化建筑立面,充分展现魅力春城夜间景观,提升盘龙江夜景氛围。2017年,共完成烟草大楼、攀昆大厦、信托大厦、科技大楼等楼宇原景观亮化设施拆除工作。华一广场、志远大厦、邦克大厦试点楼宇景观亮化提升改造已基本完成设施安装,正在对电路等细部进行调整,同时,正在对接皇冠假日酒店,对原景观亮化设施进行拆除。
6、进一步推进违法违规建筑整治工作。按照“杜绝增量、减少存量、综合整治、逐步推进、长效管理、永无违建”的总体目标,采取有力措施,细化职能责任,加大执法力度,有效遏止了违法建设行为,确保了我区城乡违法违规建筑治理工作整体推进。2017年共完成265宗,105.20万平方米拆违临任务,完成市任务率103.90%。(2017年五华区省、市任务共计101.25万平方米。其中:省任务45.84万平方米、市任务55.41万平方米)。
7、开展建筑垃圾运输处置专项整治工作。根据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开展城市建筑垃圾运输处置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结合我区建筑垃圾管理工作实际情况,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建筑垃圾运输处置专项整治工作。全年共查处渣运车违章350起,其中无证运输269起,未密闭运输81起。
8、加强引摊入市管理。落实市容环境层级管理制度,把全区道路、公共场所分为三个层级,分别制定不同的市容环境管理标准,对15个绝对禁止区域实行定人员、定岗位、定责任、定奖惩,高标准,管严管死;对109个相对禁止区域,按照“三限一规范”(即限时间、限区域、限经营项目和环境卫生管理规范),定人值守监督,在引导区域,本着不扰民、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交通的原则,合理设置规范管理摊点,并制定了《五华区“引摊入市”规范管理规定》,此项规定得到了市城管综执局的认可,并在全市推广执行。为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顽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去年由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按照市、区政府工作要求,结合市民意见及建议,取缔、拆除了天骄北麓、虹山东路等不符合道路实际的“引摊入市”点)。
9、全面落实网格责任。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要求,不断改进工作模式以适应城市发展带来的系列问题,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网格化、信息化、精细化、常态化”水平,2017年9月30日昆明市网格化监督指挥中心五华分中心正式成立,实行昆明市网格化监督指挥中心与昆明市五华区政府双重管理,以昆明市五华区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原五华区数字城管指挥服务中心予以撤销,职能职责整合到昆明市网格化监督指挥中心五华分中心。五华区在市级划定的196个网格的基础上结合五华实际将全区统筹为92个网格社区(除西翥街道11个涉农社区未列入考核外,列入考核的有81个社区),按照“五员进网”要求配备相应的人员,明确工作范围及职责,由区委办、区政府办联合下发了《五华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对城市网格化管理提供了理论保障。同时,要求区纪委配备人员加入到网格中,形成“6+1”的网格配备模式,并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落实网格负责人、联络员、办理员、监督员,全力推进此项工作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10、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区级平台、10家街道办事处平台和17家职能部门平台将原有数字城管系统升级接入市级智慧城管平台,发放网格处置终端322台,按要求开展案件上报、系统派件、处置回复等工作的正常运转。
区级平台建设在市级智慧城管平台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按照全市智慧城管平台建设的技术标准,拓展了五华智慧城管综合运行系统平台。主要建设模块有:一是大力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利用五华公安分局已建的视频监控资源,构建市容市貌智能巡查模块。二是共享住建部门的工地管理视频监控资源,构建工地远程管理预警模块。三是构建城管便民服务有奖举报模块,让市民随时随地获取城市管理相关信息,第一时间发现、上传身边的城市管理问题,及时了解城市管理工作情况和动态,共同参与城市管理,逐步完善五华区城市管理市民有奖举报机制。
2017年,我区共计接处各类城市管理案件129378件,结案数117019件,结案率90.45%,按期结案率90.04%,认真处理群众举报,共接到市民举报投诉6000余件。
11、强化依法行政,严把案件审核关。严格办案审批制度、加强办案程序的审核监管力度。对各中队办理的案件办案程序实行严格把关,对每一起案件进行认真审核,严格执行“收支两线,罚教分离”,对法律法规适用不当、自由裁量权引用不准确、证据材料不充分等问题进行及时纠正,确保一般程序案件程序合法性达100%、程序规范性达95%以上。2017年,全局共计查处各类行政案件14154件,其中一般程序案件248件(纠正和改进完善157件,其中:提出案件审核意见38件),简易程序案件13456件、门前三包450件。
12、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相关要求,我局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建立《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涉及29项抽查事项,340多项检查内容,达到本部门执法事项的95%以上,今年来在昆明市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服务监管平台发布“双随机、一公开”一般性抽查结果公开表公告9期,有效推进执法检查工作规范化、透明化、制度化,促进全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13、认真组织执法培训,进一步提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为加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严肃城管队伍工作纪律、改进工作作风,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工作效能,塑造城管队伍新形象。按照上级的工作安排和部署,根据《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组织辖区669名城管执法队员、辅助执法人员进行了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知识培训,重点围绕《城市管理执法办法》、《行政处罚程序》、,《执法实务及案例分析》、《基层执法经验交流》、《行政处罚法及行政执法规范》等方面内容进行授课,确实转变了工作作风,树立了崭新形象。
14、推进环卫一体化工作。区环卫处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及区城管综执局党委、行政的工作要求,积极稳妥推进辖区环卫一体化工作进程。
在前期准备阶段,组织对全区道路清扫面积、环卫资金投入、环卫资产现状等情况进行认真清理核对,完成清扫保洁面积测量工作。委托中介机构编制《五华区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实施方案》和《五华区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专家评审修改后提交区委、区政府研究审定,确定五华区环卫一体化范围、内容及市场化模式。2018年4月1日起,由昆明五华北控环境产业发展有限公司(SPV公司)先期介入全区环境卫生作业。4月9日,SPV公司已取得公司营业执照。
二、下一步工作方向
1、全面推进智慧城管建设。按照“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服务全方位”的要求,落实网格责任,充分发挥网格巡查监督员作用,推动智慧城管转型升级,构建科学高效、智能交互的管理平台,切实提高城市管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了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处处见管理,实现城市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
2、继续推进环卫一体化、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大力推行“公厕革命”,提升环卫爱卫精细化管理水平。
3、全面增强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着力抓整治、促规范,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确保市容环境管理水平持续稳定提升。
4、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全面倡导和推行“721”工作法,即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坚持全程拍摄执法过程,坚持做到执法廉洁、程序到位。
5、针对城市管理顽疾,积极探索新举措,科学制定有效的长效管理办法,巩固创文整治成果、促进日常管理、提升管理层次,根本上减少“整治—反复—再整治—再反弹”现象的发生。
6、加强对城管执法人员宗旨意识、服务理念和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能力的培养建设,牢固树立管理为民、服务在先的执法理念,切实改进完善管理服务具体措施,解决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纠正群众最不满意的工作作风,提升执法队伍整体形象。
再次感谢黄碧蓉、王文秀、赵映武、张玉琼、王超五位委员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及支持,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及建议。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刘峥 电话:64167916
五华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二〇一八年五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