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五华区九届二次会议第18A21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牛勇、向燕、杨菊委员:
三位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抓好政策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提案,已交区经贸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会议精神,用好、用足、用活省、市、区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系列政策措施,不断更新完善政策措施、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服务方式、强化资金保障,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全区民营经济整体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
一、 五华区民营经济工作开展情况
(一)大力推进企业联系服务制度。
近年以来,结合辖区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我局认真梳理重点企业,牵头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入做好联系服务企业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区级领导、区级职能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三级挂钩联系的120户重点企业,并已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深入推进。通过区级领导——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三级服务体系”的完善,加强与企业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联系服务,形成了责任有分工、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机制。自今年6月开展区级领导联系服务企业工作以来,全区共有34位区级领导和30家区级责任部门以及10家街道办事处开展了走访联系企业工作,对120户企业均至少开展了一轮走访。各家企业反映问题和意见建议共248个,由相关区级责任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进行了具体落实和情况反馈,解决问题236个。
(二)抓好惠企政策的贯彻落实。
加强对省市区稳增长政策和各项惠企政策的宣传落实.通过走访联系、企业QQ群、微信群宣传等方式,为辖区近百户企业送上省、市、区惠企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并积极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积极为辖区内符合条件的24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子女解决入学入托问题; 积极推荐了81家企业申报新兴产业发展、上市培育、中小企业服务示范、民营经济发展等省市级各类专项扶持资金,其中15家获评,兑现拨付扶持资金共计430万元。2017年为193户企业争取到国家和省市各类奖补资金共约3000万元。
(三)进一步完善体系建设。
为加快完善我区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并提供优质服务,今年上半年,在我区已形成服务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政企合作,组建成立了五华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将为全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进一步提升我区中小企业的服务水平。目前,服务中心在2017年省、市中小企业服务券审核工作中为57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了服务。
(四)大力推进小微企业培育扶持工程。
积极做好云南省及昆明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服务券工作,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截至2017年底,五华区271家小微企业通过昆明市第一批创业创新服务券申报审核,共涉及5个服务平台,申请金额共计725.65万元。同时,209家小微企业已通过2017年云南省小微企业服务券申请,初审通过金额共计532.35万元。
二、 今后工作打算
(一)营造发展环境。
认真抓好《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10条措施><关于进一步改善民营经济发展法治环境10条措施>的通知》(云办发[2017]47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降低民营经济准入门槛,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平等进入清单外所有行业和领域。完善民营企业监管,营造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投资环境。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和协调服务,做好维权保护,进一步优化企业的发展环境。
(二)强化支持引导。
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及时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信息,帮助民营企业用好、用活、用足国家、省、市扶持政策,不断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后劲。实施培大育强工程,通过扶优扶强、表彰奖励等激励措施,推进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发展;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从政策、资金、成长环境、培训、服务等各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专精特新”道路,促进中小企业提档升级。
(三)优化服务机制。
坚持创新推动,进一步建立完善“区级领导—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三级服务体系,采取“一企一策”的帮扶措施,真正帮助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探索构建银政企业合作桥梁,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完善五华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不断健全我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全区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四)鼓励创业创新。
大力支持创新型民营企业发展,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微型企业培育工程,积极做好云南省及昆明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服务券的相关工作,加大对众创空间、小企业创业基地、孵化器等创业创新服务载体的支持力度,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引导和鼓励各类创业孵化器与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相结合,完善投融资模式。引导和推动创业孵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技术成果转移相结合,完善技术支撑服务。加快发展“互联网+”创业网络体系,促进创业与创新、创业与就业、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降低创业门槛和成本,充分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最后感谢三位政协委员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彭燕
联系电话:63626586
五华区经济贸易局
2018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