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 www.kmwh.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15177-201707-282484 主题分类: 2017年
发布机构: 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17-07-06 18:03
名 称: 关于对政协五华区九届一次会议 第17D15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政协五华区九届一次会议 第17D1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7-07-06 18:03     
字号:[ ]

 B                                                  


五发改联20171


关于对政协五华区九届一次会议

17D15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熊绍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信用治理 共建诚信五华的建议”提案,已交区发改局、区市场监管局研究办理提案主要对进一步推进五华区诚信建设,形成从政府到社会组织联合共建诚信社会的态势提出了宝贵建议。作为提案的主办单位和各协办单位高度重视,区发改局、区市场监管局联系协办的区经贸局进行了共同协商,并提出相关处理意见如下。

一、五华区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税务机关按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原则,通过纳税信用等级评价,对不同信用级别的纳税人实施分类服务和管理。一是国地税联合对纳税人进行纳税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二是及时调整失信纳税人信用级别,实现纳税信用评价的动态管理。对稽查部门提供的具有重大税收违法行为的纳税人及时进行纳税信用调整,严格按照《纳税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试行)》为其定级,并认真按照《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对应的管理办法进行严格管理,充分体现失信惩戒原则。三是开展《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通过电话外网平台等手段,及时掌握相关信息,被工商部门列为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的企业不得评为A级。

(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力度全面提升政府决策信用、执法信用、服务信用和管理信用,全面公开审批工作信息,对五华区面向社会公布的行政审批事项和管理服务事项及审批程序、审批时限、审批要件、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咨询电话、投诉电话等相关信息全面公开在云南政务信息网及昆明五华门户网上公开政务信息。不断创新政务公开载体,在新浪、腾讯开通五华便民官方实名认证微博,每个工作日都对外发布政务信息。

(三)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政务行为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21号)《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33号 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云南省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政发〔201697号)、《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昆明市信用“红黑名单”发布和奖惩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昆政办201787号)等文件精神,重点推进政务、商务、社会等领域诚信建设。做好我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上网公示工作。出台五华区2017年稳增长政策,将企业诚信作为享受稳增长政策的前置要件。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压缩审批时限,减少审批事项,优化审批程序。建立征信自助查询平台,公布国家、省、市、区各级信用查询服务平台网址,提供征信自助查询,政务大厅实现了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交换共享;运用多种形式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在电子显示屏增设诚信宣传教育内容,并滚动播放;在宣传栏及大厅显著位置张贴诚信宣传海报开展宣传。提升窗口服务形象,做好第三方综合评价工作。

(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构建以信息公示为基础、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监管体系一是全力推进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工作。完善信用监管体系,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五华区年报工作同当前昆明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相结合,多部门参与宣传引导,通过政府网站、手机短信平台张贴年报宣传海报等方式广泛宣传确保政策普及到位五华区对未年报市场主体进行全面排查,现已对1455户失联企业移入经营异常名录,对10459户失联个体工商标记经营异常状态,落实信用监管的约束效能。二是积极开展“消费满意示范店”建设按照严格标准、保证质量的要求,积极开展“消费满意示范店”的创建考核验收,促进我区零售企业严格守法、诚实守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辖区内云南金鹰购物广场、云南艾维名店购物广场等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流通领域商品“消费满意示范店”。三是做好企业信用公示“全国一张网”的信息归集。按照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要求,昆明市建立市场主体数据+市场监管其它业务数据+其它政府部门数据的市场主体数据库已初具规模

)开展网上年审,提高劳动保障效能。2016年以来,劳动保障监察以制度培育诚信,以年审规范守法,利用网上年审系统,对辖区各类企业开展劳动执法网上年审,对辖区用人单位实施诚信等级分类管理。2016年共有6486户用人单位参加劳动保障执法网上年审,涉及劳动者94075人,共有60家用人单位违反了《云南省劳动监察条例》相关规定,对其进行了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收集上报。按照《昆明市落实全省信用体系建设五项刚性任务的工作方案》要求,落实省、市信用体系建设相关工作任务。2016年共受理投诉举报532件,结案521件,结案率98%;处理突发事件105起,涉及农民工8340多名,涉及金额21667.18万余元,为6480余名劳动者追回拖欠、克扣工资18267.18万余元,依法对违反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47户用人单位实施了行政处罚,罚款金额为32.5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现象时有发生。企业侵害职工劳动经济权益问题比较严重。许多国有企业的集体合同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高管层与普通职工之间劳动报酬相差过于悬殊。不少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不与职工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不按时发放工资、不支付加班费、不缴或少缴社会保险费等侵害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更值得重视的是,欠薪逃匿事件呈增多趋势。职工参保率仍然较低。当前,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依然偏窄,城乡发展不平衡,较之城镇职工,农民工的参保率更低。

二是商事制度改革后续监管机制尚未健全,信用约束机制有待构建。随着商事制度改革后市场主体数量大幅上升,监管任务加重,大量的事前审批转变为事中和事后监管,监管部门一直存在的有限监管力量与无限监管任务的矛盾更加突出。目前,各部门之间尚未形成有效的联动工作机制,部门间的协作不够紧密,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协同监管机制。各部门的市场主体信息没有完全实现共享,市场监管的部门协同、信息披露共享、联动响应等机制不健全,仅有部分商业银行在办理信贷等相关业务时对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依法予以限制,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方面,还没有相应的信用约束机制,对如何让经营异常的企业或违法企业进入市场获取交易的机会受到限制或禁止,尚未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约束机制。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认真落实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围绕省、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相关政策,结合五华指标任务和重点项目推进实际,逐步细化各领域政策在区级层面的操作细则;全面推动产业培育提升计划实施,在巩固我区经济存量,培育提升新的经济增量,支撑“十三五”时期经济总量、增速目标实现的同时,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强化部门联动,市场监管、财政、经贸、国税、地税、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加强协调配合,促进企业扶优扶强与楼宇经济奖励政策、都市经济发展与招商引资等配套政策的协调;参与建立以土地保障、项目落地、审批服务、环境优化、扶持奖励为内容的比较完善的政策框架和服务体系。

二是做好经济体制改革综合协调工作。积极制定年度经济领域改革要点建议,推进经济改革工作有序实施。协调财政、园区、工商、税务等部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健全市场体系和市场规则,破除体制机制约束,充分发挥好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及政府起引导性作用两个积极性。提高市场监管效能,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立,发挥行政、司法、社会组织和企业的作用,形成部门协同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主体自治相结合的监管新格局。创新扶持政策,协助企业申报扶持资金,激发企业活力。

三是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协调机制,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要不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配合,形成劳动保障监察合力、提高威慑力,不断完善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努力构建完善劳动监察网格,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沟通协调的联合执法机制,不断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共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综上,五华区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不断做出有益尝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离上级党委政府及辖区老百姓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您的建议为新形势下五华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建议和目标方向,我们将继续努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弱化微观方面的管理职能,进一步放权给市场,在坚持市场化过程中完成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执政效率加大社会管理和服务,打造服务型政府为市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关心和支持。

五华区发展和改革局               五华区市场监管局

                                 

                                   2017年614

━━━━━━━━━━━━━━━━━━━━━━━━━━━━━━━━━━━━━━━

抄送:区政府目督办,区政协提案委。

━━━━━━━━━━━━━━━━━━━━━━━━━━━━━━━━━━━━━━━

注:在右上角“△”处标明办理结果,即“A”、“B”、“C


Copyright © 2012-2021 www.kmwh.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昆明市五华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备案号:滇ICP备05009273号-1

联系我们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西路1号五华区区级机关办公大楼

技术支持电话:0871-63632514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020002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