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为: 首页>五华党建>党建要闻
一颗心、一件事、一个家 串联民生幸福图景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为做好新时代民生工作擘画了清晰蓝图。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捧着一颗心”的真诚、以“办好一件事”的担当、以“情牵一个家”的温度,不断将“民生清单”转化为群众的“幸福账单”,真正串联起一幅有温度、有力度、有厚度的民生画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捧着“一颗心”与民交心,串联“枝叶关情”的温暖图景。党员干部的“心”与群众的“心”贴得多近,民生工作的温度就有多高。无论是社区里的养老难题、还是企业车间的用工需求,无论是农户家中的饮水安全、还是孩童上学的交通便利,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是群众心头的“大事”,唯有精准把握群众呼声,方能找准民生工作的发力点。焦裕禄在兰考奋斗的日子里,用一双铁脚板丈量大地,把群众治沙、治涝、治碱的心愿化为工作的目标;廖俊波秉持“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的工作理念,以“背石头上山”的韧劲回应群众和企业诉求,精准谋划发展路径。这些榜样用行动证明,唯有扎根一线,方能把准民生脉搏。广大党员干部当做到“身入”基层、“心入”群众,主动走进阡陌小巷、坐在百姓炕头,在家长里短中摸清群众心中的急难愁盼,同时用好大数据“显微镜”、互联网“快车道”等,用心架起了解民心民意的桥梁,让民生工作不断向精准化迈进,真正串联“枝叶关情”的温暖图景。

聚焦“一件事”奋力攻坚,串联“日新月异”的变化图景。民生的改善,不是“纸上谈兵”的口号,而是“掷地有声”的行动。一件件难事、一个个难题直接影响着大家的生活品质,也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淬炼干部能力的磨刀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生领域成绩斐然,从棚改工程逐步落地让千万家庭住进舒适小区,到公共服务不断升级优化,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各项业务,从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让千家万户喝上放心水,到老旧小区焕颜行动,破解管线改造、车位规划等难题……一点一滴沁润的是为民之情、一招一式彰显的是务实之功。广大党员干部当拿出“办好一件事”的执着,始终秉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把群众的“烦心事”作为自己的“心上事”,无论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都要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以迎难而上的勇气、知责担责的行动,把民生难点变成幸福起点,真正让变化和惊喜围绕在群众身边。

情牵“一个家”温暖万家,串联“灯火可亲”的幸福图景。“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民生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让每个家庭都能感受到幸福与温暖。风雨兼程,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我国在民生领域持续发力,一代代奋斗者更是怀揣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推动民生事业提质增效。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情牵一个家”的细腻和“温暖万家”的格局,让每一份付出都为民生幸福添砖加瓦,既要盯紧项目建设的“进度条”,以持之以恒的努力,将大家关注在意的一件件实事、好事落实到地,不断巩固好现有成果,推动民生事业实现从“有”到“优”、从“好”到“更好”的跨越,同时也要邀请群众“阅卷打分”,对已完成的民生工程开展质量追踪和效果评估等工作,真正用实干和奋斗为幸福“加码”,让每个家庭都充满欢声笑语、让万家灯火都洋溢着幸福安康。(伍梦涵)

Copyright © 2012-2021 www.kmwh.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昆明市五华区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

联系我们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西路1号五华区区级机关办公大楼

技术支持电话:0871-63627325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020002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622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92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