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基石。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关于兴边富民和强边固防的决策部署,近日,五华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蕾带领检察干警普法宣传队,深入磨憨镇尚勇村开展主题为“法治筑边关 共织安全网”普法宣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将检察法治力量精准辐射至磨憨少数民族村寨,将法律知识和司法服务从“机关楼宇”送到“边境村落”,将法治的“春风”吹进边境一线群众心中,为筑牢祖国“南大门”安全屏障、建设现代化边境幸福村贡献检察力量。
靶向式调研,精准普法暖民心
为确保普法内容接地气、解民忧,活动前期,五华区检察院采用“靶向式”调研,深入了解边境群众的法治需求。通过与当地干部群众座谈交流、实地走访,调研发现磨憨镇当地傣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占比高、传统饮酒习俗根深,部分村民对走私、偷渡、诈骗、危险驾驶等违法犯罪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村民法治素养亟待提升。针对这些问题,检察院精心准备,将反走私、反偷渡、禁毒反诈等作为此次普法的重点,做到“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宣传什么”,让普法宣传真正落到实处。
创新式载体,“板凳课堂”唠家常
活动当天,检察长一行深入尚勇村董棕堡小组活动中心,与村民“一对一”、“面对面”交流。干警们用生动的普法视频替代生硬的“法言法语”,结合真实案例,重点讲解了偷渡、非法占地、危险驾驶等行为的严重法律后果,提醒村民自觉抵制违法行为,共同守护边境安全。村民们纷纷表示,检察官把法治课开到了家门口,讲的都是身边事,听得懂、记得住,真是太暖心了!
“菜单式”服务,“送法上门”零距离
普法小组在尚勇村董棕堡小组支部门口设立了法律咨询台,向过往村民发放了涵盖国家安全、边境管理、禁毒反诈等内容的普法宣传手册,并现场耐心解答村民提出的各类法律问题,为村民们提供了“菜单式”普法服务。这种“沉浸式”的普法体验,让法治观念“看得见、摸得着”,有效增强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法治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 王蕾检察长表示,“五华区检察院将继续当好法治‘播种机’,让法律知识在边境村寨落地生根,为建设现代化边境幸福村贡献检察力量!”
下一步,五华区检察院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普法工作机制,针对边境地区不同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普法重点和方式,不断增强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同时,还将加强与法院、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边境地区普法宣传的合力,共同营造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