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不断健全普法工作机制,把“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到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全过程。
区人民法院把普法工作作为法院重要工作深入推进,将普法工作与审执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同考评。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狠抓干警政治思想教育不放松,坚持把学习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法律、党内法规作为必修课、基本功。
区人民法院成立青年干警致远研习社,为青年干警搭建学习培训平台,推进干警学法用法常态化制度化。院长撰写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一文被人民法院报采用,2篇案例入选《中国法院2024年度案例》,1篇论文获第三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征文二等奖。
区人民法院把法院审判工作与普法宣传相结合,在立案、送达、开庭、调解和执行各个审判环节中与群众面对面普法,对当事人进行法律释明,努力将每一起案件的办理打造成普法的生动课堂。诉讼服务中心导诉人员实时解答人民群众咨询,向群众发放普法宣传册。通过庭审直播、裁判文书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选拔法律专业素质高的法官干警,组建普法讲师团,为群众送法律、送服务。
区人民法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干部职工开展“庭审走近民众”庭审旁听观摩活动14次,前往学校、单位、医院、社区、企业、部队开展模拟法庭暨以案释法宣讲活动22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
黑林铺法庭法官每月16日到西翥街道开展巡回审理和普法宣传工作,就地调解、就地审理、就地审判,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司法服务,十八年来风雨无阻。
区人民法院依托驻村工作人员,院普法工作队到磨憨开展驻村帮扶暨普法活动2次,对反跨境违法犯罪等进行普法宣讲,让边境群众零距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区人民法院设立“五法直通车”,开通“法治宣传”“源头调解”“巡回审判”“执源化解”直通车,为企业及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便利、更为精准、更有温度的司法服务。
区人民法院推进主题宣传,“3·15”消费者权益日期间,法官在春城晚报、都市时报上对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进行解疑答惑。“6·26”禁毒宣传日,法官到公园开展“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禁毒宣传活动,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相关案例5篇。“3·10”女法官国际日,组织入额女法官宣誓,编发优秀女法官事迹等宣传稿4篇。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发布信息432篇,被法治日报、人民法院报等中央省市区各级媒体采用300余篇。拍摄《法护成长·未爱护航》《声音》《高空抛物没砸中要负责吗》等宣传片及普法短视频38个。
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2次,加大典型案例发布力度。全省首家与昆明教育电视台合作推出《法护未来》普法栏目,由法官干警聚焦与未成年人息息相关的主题,讲授主题法治课,打造未成年版的《今日说法》宣传品牌,昆明市教育体育局特别发文,要求全市学校师生、家长共同收看其中三期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