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课堂 检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质效
发布时间:2024-07-24 16:15:28
信息来源:大观街道办事处
编辑:潘筱霖
审核:潘筱霖
终审:李燕娇
“新质生产力是由创新起主导作用,那我们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应如何处理好“立”与“破”的关系?”近日,在大观街道“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的课堂上,大观街道机关党支部党员张涛洋向昆明市委党校夏安玲老师问道。开展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培训是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理论素养,提高为民服务能力的现实需要,但由于理论知识晦涩、基层同志工学矛盾突出等因素,课堂上不免出现玩手机、接打电话等现象,而提交长篇学习心得、结训测试来检验学习成效,也难免出现学员在网上摘抄,敷衍了事,流于形式的问题。如何确保培训学习成效?大观街道回归课堂本质,用“课后十分钟”来“解题”,即利用专题辅导授课结束后的十分钟时间,开展“问答接力棒”活动。首先,由老师结合授课知识点进行提问,随机抽点学员做答,再由做答完成的学员结合知识点接续提问,并随机抽选其他学员回答,以此接力,十分钟时间到时结束。如果提问涉及知识点因漏听没有答出,学员则可以向老师进行反向提问,请老师延伸讲解,答疑解惑。“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快速且巧妙地疏散聚集人群,最大限度控制影响范围?”在突发事件能力提升课堂上,老师以案例教学引导学员踊跃发言,主动思考,一问一答中,切实有效提高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此外,大观街道还创新开设“学习漂流本”,参训学员轮流在“漂流本”上记录下自己培训期间的所思所想所悟。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培训管理方式,督促学员认真听课,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做到学而有思,以思促行,真学真信真用,学懂弄通做实。大观街道将这种检验方式广泛运用到“书记讲堂”、业务培训、专题辅导等培训工作中,持续提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