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干部要做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积极践行者,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抓实抓细平安建设工作。
坚持党建引领,把准治理方向。一个地方“枫桥经验”能否经久不衰、永葆活力,关键就在于组织是否把党员干部组织起来了,是否把人民群众凝聚起来了。实践充分证明,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必须始终强化党建引领。建强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工作体系,用好“党建引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制度,发挥基层组织的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作用,把社区、党员、志愿者、社会组织、共建单位等力量有效整合起来,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形成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
回应现实需求,提升治理温度。新时代“枫桥经验”能够正确处理基层治理中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有效将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过程协商性、治理手段柔性化等相契合,为基层党员干部办实事解难题提供了有力遵循。将新时代“枫桥经验”拓展到各项工作中,从传统行业拓展至新业态,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回应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中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解决基层治理工作中堵点难点问题时要沉下身子主动深入基层、融入群众周围,和群众打成一片,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积极回应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新矛盾、新挑战。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确保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强化科技支撑,增强治理效能。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基层治理刚需、疏解治理困境、保障服务供给的重要途径。要借助基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向社会和公众赋能,丰富和便捷民众表达、交流和互动的途径与渠道,保障民众知情、参与和监督权利。要不断提升把握利用各种创新技术的能力水平,加强各类风险安全隐患动态监测、研判分析,提升社会矛盾风险预警、指挥调度、闭环处置能力,提高基层治理的效率和效果。(朱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