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为: 首页>专题>普法强基>普法动态
遇事找法 这个“网红”街道化解矛盾有一套

在云南昆明,有一条 “网红街”,以教场中路两侧种植的而蓝花楹闻名。这条“网红街” 教场中路所属的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莲华街道,有一处群众遇到烦心事、矛盾纠纷时的“打卡点”——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下称矛调中心)。

自去年9月以来,五华区莲华街道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将“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城市网格管理服务中心进行“四中心”功能融合,将综治中心、司法所、城管、派出所等部门引入中心,对群众矛盾纠纷方面的求助、信访等事项进行“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形成集纠纷预防、排查调处、分析研判、培训指导、交办督办等职能于一体的纠纷多元化解格局。

一年纠纷当日化解

“我承包自行车棚已经18年。想让我走,还是那句话,必须赔偿我,否则不要谈。”承包云南大学龙泉路教职工住宅区自行车棚的孙某,对承包经营权到期要求赔偿问题意见不小。此前,小区业主、物管公司和孙某已就此事协商超过4次,双方拉锯一年之久。

“今年已经和承包方协商4次,现合同已到期,他们不答应撤出,也不愿通过公开招投标取得经营权,还要求小区业主赔偿他们。”小区物管公司经理罗星查说出了心中的不快。

“我们业主为啥要赔偿他们?于情于理都说不通。”坐在一旁的业委会办事员何龙接过话。

“再不进行改造,安全隐患就是最大的问题。”原江北社区主任刘斌指出了车棚的安全问题。

“大家来到这里是解决问题的,只要是合理合法的主张都没错。”莲华街道综治委员魏书相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合同到期,合同关系就解除了,合同里没有约定补偿而要求补偿,这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本来还很激动的孙某和其他人听完沉默了。

“但是,你们给小区服务多年,安装了一些设施,业主委员会也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补偿。”魏书相看了看身边的物管经理和业主委员会代表,补充道,“退出小区你们还可以参加投标,争取再次进入的机会。”经过几轮商讨,双方终于握手言和,达成一致意见,一场矛盾拉锯战就此圆满解决。

发生在前不久的这次调解,是莲华街道矛调中心众多成功案例中的一个。

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有赖于纠纷的快速发现、快速受理、快速响应、快速分流、快速调处。根据工作实际,莲华街道矛调中心对专兼职人民调解员、春城治安志愿者、流口协管员等在如何排查、排查发现后如何处理、如何上报、如何联动、如何精准普法等方面以及日常工作平台操作等进行统一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队伍工作效能。

截至目前,莲华街道矛调中心已调处纠纷325件,调解成功率达98%,纠纷数量同比下降18.12%。

11

主动排查拒绝“摆烂”

“我们在排查中找矛盾,发现问题,跟进问题,拒绝‘摆烂’。”莲华街道江岸社区副主任刘靖川向记者说起2021年一件家庭矛盾纠纷时记忆犹新。“一名13岁的女孩常常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派出所把这件事告诉刘靖川之后,社区工作人员迅速入户家访。

当刘靖川和其他社区工作人员进入女孩家门时,不敢相信眼前的场景:女孩的床边堆满了“到膝盖那么高”的垃圾。经了解得知,女孩经常被酗酒的父亲打骂,她于是以“自残”的方式发泄心中不满。

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对女孩的父亲进行普法教育,同时请心理咨询师对女孩进行心理疏导,并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给女孩家打扫卫生、铺床叠被……之后,刘靖川坚持每周两次和女孩爸爸电话沟通或上门家访,以督促其对女儿停止打骂。

经过两年时间的关注和帮扶,女孩再没有遭受父亲的打骂,也没有再做出“自残”的过激行为,并顺利进入初中学习。

“社区无小事,只要用心用情就能做好。我很欣慰,这一家能步入生活的正轨。”刘靖川感慨道。

12

为解决辖区各调解机构“坐在家里等纠纷”的被动服务现状,以及一些辖区单位有意愿参与但不知道如何参与的问题,莲华街道矛调中心每月召开例会、专题会议、复杂矛盾纠纷和信访事项专题会,实施一站受理、首问负责、溯源化解、联席攻坚、销号管理、复盘提效“六步走”工作流程,全面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等“多调对接”的“大调解”体系。

魏书相向记者表示:“我们对待矛盾纠纷始终着眼于抓早、抓小、抓苗头,最大限度做到矛盾在源头控制、纠纷在基层化解、问题在一线解决,特别是对突发的矛盾纠纷苗头,要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理。”

自2021年至今,五华区莲华街道办事处矛调中心已处置各类苗头问题528件。对已调解完毕的矛盾纠纷,矛调中心全部以回访的方式对矛盾纠纷处理情况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对群众不满意的事项,进行督办整改,直至群众满意才可结案。


Copyright © 2012-2021 www.kmwh.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昆明市五华区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

联系我们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西路1号五华区区级机关办公大楼

技术支持电话:0871-63632514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020002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622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92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