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组织人事报社自2018年9月始,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高基层党建质量”为主题,面向全国开展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经过网上展示、网上公示、初评、复评和终评等环节,最后评出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和优秀案例共80个,其中最佳案例30个、优秀案例50个。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用‘1234工作制’实现社区减负增效聚力主业”入选最佳案例。
最佳案例:
1.山东青岛市:深化拓展“莱西经验” 构建“一统领三融合”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体系
2.湖南湘西自治州十八洞村:发挥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推行农村“五兴”互助基层治理模式
3.上海浦东新区:推进“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 创新党建引领社会治理
4.浙江嘉兴市:“网格连心、组团服务”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5.航天二院:以航天系统工程方法提升企业党建质量
6.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探索小微企业党建联盟新做法 推动市场监管系统非公党建全面加强
7.上海黄浦区豫园街道:“三建三带”完善市场党建 “红色引擎”引领市场转型
8.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推进工程项目党建共建
提升项目党支部组织力
9.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以“开放式党建”强化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10.湖南长沙县:探索小区治理“三五”新模式 打造城郊结合部基层治理新样板
11.广东深圳罗湖区:构筑卫生健康“党建联盟” 打造全民健康“罗湖模式”
12.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八小建设”微平台 “组织活力”迸出来
13.贵州江口县:“民心党建+组委会”治理模式 助推乡村善治的探索与实践
14.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初心印刻 党建引领大飞机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
15.天津北辰区:积极探索共融共建共治 统筹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径
16.山西大同市:“四诺四评”制度助力基层基础再夯实
17.福建福清市:开展支部星级创建 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
18.河南焦作市:党建综合体提升组织活力助推乡村振兴
19.浙江省委党校:“网上大党校”推动新思想走深走实走心
20.浙江杭州市城管局(综合执法局):打造“城管驿站”党建品牌 助力城市基层党建
21.河北平泉市:筑强堡垒树先锋 脱贫攻坚党旗红
22.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有效推进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23.北京丰台区:“互联网+商务楼宇党建”创新与实践
24.广西贵港市:创建“先锋集结号” 推动基层党建“提质聚力”
25.西藏尼木县:“红色北斗”智慧党建 走好边区党建创新路
26.山东诸城市:以城乡党组织联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探索实践
27.江苏镇江润州区:以城市基层“全域党建”引领基层善治
28.甘肃陇西县:推行“三项指数”考评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29.云南昆明五华区:用“1234工作制”实现社区减负增效聚力主业
30.固守至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注入红色基因 助推互联网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
五华区:
用“1234工作制”实现社区减负增效聚力主业
社区是城市基层的基础。五华区创新社区减负增效“1234工作制”,让社区减负增效工作有抓手能推动见实效,做好了社区“加减法”,助推社区党组织回归主责主业,充分发挥了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有力引领五华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发展。
出“一份铁规”护航
确保社区拒绝“杂活”“有底气”
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旗帜鲜明地要求,要为社区减压减负,实行社区事务准入制度。五华区高位统筹,由区委、区政府联合发文,出台《五华区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实施细则(试行)》,明确凡属社区自治性的管理工作,由社区自主管理,除法律、法规和规章有明确规定,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的突发、紧急事件外,全面实行准入制度;明确各准入单位下沉到社区的工作,须由区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核准同意后方可进入社区,未经批准的工作事项一律不得交由社区落实;明确原则上不得在社区设立与各准入单位垂直对应的组织机构,可以委托或者指导成立具有相应业务能力的社区社会组织、企业等承接相关业务,但不得要求社区居委会主任、副主任担任组织负责人。有这份“铁规”为社区减负“保驾护航”,“小社区”面对“大单位”说话“有底气”,“有理有据”地拒绝各类不该由社区承担或者协助办理的“杂活”。
让“两个清单”运行
保障做好社区“减法题”
▶制定社区工作事项清单,确定社区工作事项。清单以列项形式明确了社区的工作事项,每一项具体工作内容都写明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依据,能一目了然地了解规范的工作内容。对于清单以外需要进入社区的事项,需报经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方可纳入社区工作范围。对于未经审批擅自将清单外事项转嫁社区、擅自变更工作事项或扩大工作内容的,社区有权拒绝,并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反映。
▶制定社区证明性盖章事项清单,精简社区工作项目。制定社区证明性盖章事项清单,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且社区有能力提供证明的,方可使用社区印章,明确各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职责范围内的证明核实事项不得要求社区出具证明,避免出现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社区印章不用于承担法律责任、经济连带责任等超出印章使用范围的证明。让“两个清单”运行,更清晰地明确了应由社区承担或协助的事项,社区照单办事,拟入事项单位对单核准,有力保障社区事务准入有抓手,社区减负能落实。
以“三个要求”限制
划定相关单位“责任圈”
▶要求“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明确因工作需要长期进入社区,并在社区居委会设置机构的,准入单位要负责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短期或临时进入社区的,准入单位要确定派出工作人员或根据工作需要下拨工作经费交由社区承办,由社区居委会组织完成。工作经费在工作进入的同时下拨到位。
▶要求明确职责。承接管理职能工作项目,要明确是授权管理、委托管理、还是协助管理;承接服务职能工作项目,要明确是代理服务还是直接服务;承接阶段性工作,要明确工作责任范围和准入时限。
▶要求提高效能。要求准入单位规范和细化准入工作项目具体工作流程,核准进入社区的工作项目,要全部纳入社区为民服务站,统一集中在社区为民服务站窗口受理或办理相关服务事项,确保提高办理效能。
用“四个加法”保障
确保社区党组织聚力主业“有力量”
▶“加职权”,让社区党组织统筹有抓手。明确规定社区党组织对社区有关人事安排、重要事项的决定发挥主导作用;行使领导保障权和管理监督权;驻区单位考核评优时听取社区党组织意见,对驻区单位共驻共建情况进行评议权。
▶“加清单”,让社区各项工作更专业。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需要上级党组织给予支持,但同样需要自身练内功、强筋骨、长本领。全面推行社区干部小微权力清单,以流程图的形式详细列出了重大事项决策、日常管理、公共服务三大类17个方面46项权力,都在运行规范、流程图上写清楚,让社区干部“看图做事”“照单操作”,真正让“小微权力”在制度“笼子”里规范运行。制定基础党务台账清单,从党员教育管理、党内政治生活、发展党员等15个方面提出195项具体内容,确保工作落细落小,着力解决基础党务“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加资源”让社区党组织治理有能力。五华区尽可能把资源放到社区,使社区有人有权有物,确保社区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将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纳入社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充分发挥“书记工作室”“名站长工作室”“社区调解室”传帮带作用,批量培育社区党建干工作人才;通过劳务派遣、购买服务等方式,每个社区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党建指导员;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社区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每年不低于8万元。
▶“加服务”,让社区党组织更加凝聚人心。减轻负担的基础上,让社区党组织在增强服务功能上下功夫,先后建立了各项服务机制:建立“民情收集、民情受理、民情分析、民情办理、民情反馈”的民情跟踪办理工作制度;全面推进“三亮一树”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完善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为支撑的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机制,提升社区治理与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推进“84510”群众工作法,通过“八必访”“四必问”“五到位”和建立“民情十本帐”……社区党组织学会组织和用好了各方面的资源,把群众身边的事办好,让群众满意,群众时时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得以充分凸显。
五华区通过“1234工作制”实现了社区减负增效聚力主业,有力提升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社区切实减了负,党组织抓主业“精力足”。通过“一份铁规”“两个清单”“三个要求”,清理规范了上级职能部门在社区设立的工作机构和加挂的各种牌子,精简了社区会议和工作台账,社区工作重心转移到了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上。
社区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发挥明显,党组织统筹“力量强”。五华区61个纯城市社区全覆盖建立社区“大党委”,搭建起党建联席会议等平台,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实现党建联动、资源联享、服务联手、发展联促、和谐联建、平安联创。
现代化治理能力显著提高,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有温度”。社区党组织在增强服务功能上下实功夫,组织和用好各方的资源,凝聚起城市建设正能量,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上下衔接、左右联动,有力解决了五华区作为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占道经营等“城市病”,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成为党组织联系群众、凝聚人心的过程,辖区居民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更加自觉地热爱党、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