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区以提高广大党员政治素质和能力水平为目标,围绕“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工作要求,以“三有”措施切实落实落细“万名党员进党校”集中培训有关任务。
开发整合资源,学习资源“有保障”
按照“整合资源、全面覆盖、突出实效、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以街道党校全覆盖建设工程为龙头,依托各级党组织活动场所、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锋学习会”等,分领域、分行业、分类别建设党员教育阵地群,从优秀党员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业务骨干、行业模范先进人物和基层党组织书记中选聘师资力量,积极吸纳“土专家”“田秀才”等设立党员教育人才库。
同时,制定“党性锻炼、业务知识、技能培训、素质提升、道德教育”五大类近100项必、选修课程“菜单”,为“万名党员进党校”党员集中培训提供良好资源保障。下一步,还将在使用好89部音频党课、H5党课的基础上,举办“微党课”大赛,进一步丰富学习教材。
改进方式方法,教育培训“有活力”
注重在教育培训内容、方式、载体上不断创新,提倡“动耳+动脑+动手”,丰富扩展课堂活动,增强党课的仪式感和吸引力,着力打造党员干部切实需要、普通党员便于理解、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型党课、品牌课程。
如:依托区域内西南联大、云南省地下党建党旧址、朱德旧居等13处红色文化资源,探索举办“实景党课”“体验式”党课;开设“红色光影”党课,组织党员观看党员教育课件、红色电影谈感想、谈体会;组建“先锋演讲团”进行巡回演讲,向党员干部群众宣讲党的理论、讲述五华故事;组织党员观看原创“先锋庭院剧”《平凡》《我的闻先生》《联大往事》和“红色快板”《喜迎党的十九大》等;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始终坚持“佩戴党员徽章、诵读十九大报告、晨读党章、重温入党誓词、唱国歌”“五个一”活动,切实增强党课仪式感,强化党员身份意识。
规范教学管理,党员教育“有标准”
坚持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课地位,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章党纪党规等内容,严格按照“3+X”模式设置课程,即“3”的课程及其师资在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统一制定的教学课程目录清单中选择,“ X”的其他课程需报区委组织部把关审核,保证党员教育政治性、严肃性。
按照有培训方案、有教学日程、有学员名册和签到册、有图片资料、有总结简报、有学员考试成绩“六有”标准严格进行班次管理,并探索运用“云岭先锋”APP和网上党支部统一管理各个班次。同时建立和完善日常教学、管理使用制度和党员学习考评制度、激励制度、成效评估制度,完善党员个人《学籍手册》和“学习档案”,让从严要求落实到党员、落实到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