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要求,为进一步提升滇池治理生态水环境工作,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战,落实“滇池流域河长制”,扩大生态水环境保护影响力和覆盖面,为打造“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提供动力支持,共青团五华区委特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昆政发〔2018〕11号)及《关于印发<五华区2019年滇池流域河长制及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工作计划>的通知》(五办通〔2019〕8号)文件要求,创新宣传手段,线上线下相结合,做好河道不文明行为劝导、宣传发动社会各界人士了解、融入、参与到水环境保护治理工作中。
二、 主要任务
全面深化五华区“三级河长四级治理”体系,各级河长是河道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结合“十三五”规划和滇池流域保护治理“三年攻坚”等工作,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紧紧围绕水资源保护与修复、执法监管等任务,落实工作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抓深抓细、抓实各项工作,大力宣传加强生态水环境保护、落实打好滇池保护治理治攻坚战系列政策文件,抓住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开展保护滇池志愿服务活动,确保河道水质持续改善。
三、 工作措施
(一)组建青年志愿者“河小青”队伍体系。积极探索“共青团+青年环保社会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青年突击队”的“河小青”队伍模式,探索突破河道“跨界”治理盲区,在河道上下游、左右岸、相邻地区建立联盟;要充分调动在河长制中承担职责的水利、环保、公安、国土、交通、海事、林业、渔业等部门青年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组建“青年突击队”,在本单位参与的相关工作中集中攻坚、拼搏奉献;同时积极招募青年志愿者,组建专业“河小青”队伍,对他们进行河湖管理保护专业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
(二)开展“河小青”巡河护河活动。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以及五四、六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围绕水质监测、垃圾清理、文明劝导、环境美化等设计开展集中性的巡河护河行动;支持和引导青少年开展日常性的巡河护河,利用好上下学、上下班和出门游玩等时间,开展“随手拍、随手捡、随手护”等“微行动”;支持专家学者、高校学生围绕河湖管护专项社会实践,开展“巡一条河道、访一个典型、办一件实事、做一个课题”等活动,及时梳理问题、挖掘优秀典型案例、提炼先进经验。结合五华区实际情况,广泛开展滇池流域大型生态环保宣传实践活动、组织成立青少年生态环保志愿者队伍、打造青少年生态文明示范区,通过建设绿色工程、宣传绿色文化、开展绿色活动、培育绿色队伍、倡导绿色生活5大工作方式,打造一批青少年生态文明精品工程、营造“人人关心环保、个个参与环保”的良好社会氛围、改善生态环境。
(三)大力宣传,唱响生态文明建设主旋律。以解读滇池保护治理攻坚战政策措施和进展成效为切入点,以环境保护日、全国低碳日等时间节点为契机,开展社会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加强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打好滇池保护治理攻坚战对改善环境质量、优化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带动公众自觉保护环境、积极支持参与滇池保护治理攻坚战。
四、 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区各级团组织、少先队组织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制定本单位滇池保护治理攻坚战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分管领导及工作联系人,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机制等内容,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治理活动,带头抓宣传,注重线上线下宣传相结合,切实发挥不同层次媒体的优势。
(二)积极上报工作信息
全区各级团组织要结合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环境保护日、世界水日以及五四、六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围绕水质监测、垃圾清理、文明劝导、环境美化等设计开展志愿服务,积极收集信息,并于每月20日前将开展活动情况通过公文系统报送至团区委。团区委将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实时评估。
共青团五华区委
2019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