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为: 首页>五华动态>部门动态
【普法强基在行动】以法之“盾”,反家暴之“拳”

1125

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

201631日起

我国《反家庭暴力法》

正式施行

2021年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也将禁止家庭暴力

作为婚姻家庭的禁止性规定

明确写入

……

家暴不是家务事

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

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的本质是一种非法控制,施暴者通过暴力行为来获得对受害者的支配感。这种行为通常表现为身体暴力、情感暴力、经济控制等多种方式。家庭成员(包括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的殴打、捆绑、残害等人身侵害行为,通过经常性的谩骂、恐吓、威胁等精神侵害造成受害人紧张恐惧,以达到控制受害人目的的行为,都是家庭暴力的常见行为。

201631日起,我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将禁止家庭暴力作为婚姻家庭的禁止性规定明确写入。家庭暴力不是家务事,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乃至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 家庭成员之间以冻饿或者经常性侮辱、诽谤、威胁、跟踪、骚扰等方式实施的身体或者精神侵害行为,应当认定为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的家庭暴力

遇到家庭暴力该如何求助?

1.受害人可以向居(村)委会、妇联等单位求助。相关单位在接到求助后,应给予帮助、处理,应向受害人提供法律咨询、心理辅导等帮助。

2.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求助。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并视情对施暴者开具家暴告诫书或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3.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求助。受害者可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以禁止施暴者实施暴力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条第一款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第十五条第一款 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第十六条第一款 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

第二十三条第一款 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被家暴后可以收集哪些证据?

一、证明发生过家庭暴力事实的证据

1.公安机关出警记录、告诫书、伤情鉴定意见等

2.村(居)民委员会、妇联组织、反家暴社会组织、双方用人单位等机构的求助接访记录、调解记录等

3.病历资料、诊疗花费票据

4.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的录音、录像

5.身体伤痕和打砸现场照片、录像

6.保证书、承诺书、悔过书

7.证人证言、未成年子女证言

8.受害人的陈述

二、证明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的证据

如果加害人通过电话、短信、微信、QQ聊天记录、电子邮件等威胁、恐吓的,受害人可以录音、截屏等方式备份保存此类证据,具备条件的,可以通过公证处提取电子证据。

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人身安全保护令,是一种民事强制措施,是人民法院为了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亲属的人身安全、确保婚姻案件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而作出的民事裁定。

人身安全保护令可以包含哪些措施?

(一)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

(二)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

(三)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

(四)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女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救助管理机构可以代为申请。

实施家庭暴力应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实施家庭暴力的行为人依法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民事责任

家庭暴力是一种侵权行为,是施暴者对受害人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的侵害,受害人可以据此要求获得损害赔偿。赔偿包括两个方面:1.因为生命健康权受到损害而获得的物质损害赔偿;2.因为人格尊严受到侵害而获得的精神损害赔偿。除此以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和《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离婚纠纷中,家庭暴力是认定夫妻感情破裂的法定原因之一,也是考量子女抚养、财产分配的重要因素;若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二)行政责任

对于情节较轻的家庭暴力行为,派出所可给予批评教育或出具告诫书。家庭暴力情节和后果严重的,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施暴者将受到罚款、拘留等行政法律措施。

(三)刑事责任

家庭暴力情节和后果严重的,施暴者将面临刑事法律制裁。涉及的罪名可能包括: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

家暴,对于每个家庭来说

都是一场灾难

家庭暴力不是家务事

如果遭遇家庭暴力

一定要勇敢说


Copyright © 2012-2021 www.kmwh.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昆明市五华区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

联系我们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西路1号五华区区级机关办公大楼

技术支持电话:0871-63627325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020002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622号

备案号:滇ICP备20240442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