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五华法院黑林铺法庭的干警们如约走进西翥街道开展巡回审理暨“敬老月”普法宣传活动,将法律服务送到村民的身边,这次活动带来一堂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反诈必修课”,用司法温情牢牢守护住老人们的“钱袋子”。
活动现场,干警们在街道上为来往的村民和老年人送上一份份通俗易懂的《防范养老诈骗宣传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以及《民法典宣传册》。干警们耐心细致,俯下身来,用最朴实的语言,向过往的老年村民们讲解着隐藏在日常生活背后的诈骗陷阱。
“阿姨,您看,凡是打电话自称是公安局、检察院,说您涉案了要求转账的,全都是骗子!”干警们结合宣传册,重点揭露当前最为常见的几类养老诈骗套路:
“假冒公检法”:诈骗分子利用老年人对政府机关的信任,通过伪造证件、话术恐吓,制造紧张气氛,最终目的就是骗取老人的银行存款。
“投资返利”:以“小投入、高回报”、“养老项目投资”为诱饵,用前期的小额返利作为“甜头”,诱使老人投入更大金额的养老金,最后卷款跑路。
“办理社保”:冒充社保部门工作人员,以代办“提前退休”、“优惠补缴社保”等名义,骗取老人的手续费、补缴款。
宣传册运用生动形象的漫画和真实案例。一幅幅漫画,将复杂的骗局可视化,让老人们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对于老年人而言,学习反诈知识是必要的,但家人的关心与陪伴更是不可或缺的“反诈利器”。作为子女晚辈,一是常沟通,多提醒:经常与父母聊聊社会新闻,分享一些常见的诈骗案例,提醒他们保持警惕。二是多关心,问需求:主动关心父母的财务状况和情感需求,让骗子无机可乘。很多时候,老人被骗是因为缺乏情感寄托,容易被骗子的“甜言蜜语”所蒙蔽。三是帮操作,设屏障:帮助父母在手机上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设置好骚扰电话拦截功能。
五华法院此次的巡回审理与反诈宣传,用实际行动为社区老年人撑起“法治保护伞”。下一步,五华法院将继续发挥法治宣传职能优势,建立常态化宣传机制,筑牢养老反诈的“防火墙”,守护好群众的每一份“养老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