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厂口派出所严格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先”的理念,将全民反诈宣传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全所上下凝心聚力,多措并举,积极探索构建“全民参与”的反诈宣传氛围,自2025年7月以来,派出所连续80余天电诈警情“零接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统一思想、精心组织,夯实反诈“阵地堡垒”
厂口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反诈宣传工作,成立所长任组长,教导员、副所长任副组长的反诈宣传工作专班,结合辖区实际,定期组织全所民警研判辖区反诈形势,制定详尽方案,将宣传任务细化到每个社区,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实。
多维宣传、精准滴灌,营造全域“反诈氛围”
针对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受骗人群多样化的特点,派出所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传统+创新”相互融合,努力实现宣传全覆盖、无死角。
(一)线上阵地,拓展宣传广度与速度
一是全方位联动。社区民警积极转发各类反诈宣传内容到各村小组群,联动村小组长通过村广播共同开展反诈宣传,推动形成合力。
二是全角落覆盖。社区民警加入所有社区、村小组微信群,成为“永不掉线”的反诈宣传员,实时推送信息、解答咨询、辟谣提醒,将反诈知识融入日常交流。
(二)线下渗透,提升宣传深度与温度。
立足辖区实际,开展接地气、冒热气的面对面宣传。一是巩固传统阵地。在户籍窗口、社区警务室、银行网点、学校、企业等场所,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海报、设立咨询台等方式,营造浓厚氛围。特别在银行网点加强值守提示,每月至少到辖区银行网点开展一次实地走访宣传,把好转账汇款最后一道关口。
二是推动入户入心。组织民辅警、网格员、红袖标志愿者开展拉网式宣传,尤其关注老年人、学生、家庭主妇、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进行“一对一”精准讲解,确保宣传到位。
三是丰富活动载体。利用节假日、赶街天、红白喜事等契机,开展反诈专题宣传,如“反诈开学第一课”、社区老年防骗讲座等,有效提升了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科技赋能、精准预警,筑牢事前“拦截防线”
将预警劝阻作为反诈工作的关键环节,力争跑在骗子前面,最大限度减少群众损失。
一是优化机制,快速响应。 建立高效流畅的预警指令接收、研判、分发、处置、反馈闭环机制。指定综合指挥室专人负责,确保上级推送的高危预警信息第一时间签收、甄别风险等级,并迅速指令民警处置。
二是提升效能,精准劝阻。采取“电话劝阻+上门见面”双重模式。接到指令后,先通过电话联系潜在受害人,初步提醒;对电话沟通不畅、信任度不高或情况紧急的,立即指令辖区民警迅速上门,面对面开展深度劝阻,必要时联动家属、银行、社区力量共同干预,2025年以来开展精准劝阻8人,守住群众钱袋子。
三是强化技防,推广应用。 大力宣传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和官方政务号,在宣传活动中手把手指导群众下载安装、开启来电预警功能,利用科技手段为百姓财产加上“安全锁”,2025年以来推广辖区群众共300余人安装国家反诈APP。
凝聚合力、共建共治,打造全民“反诈联盟”
反诈非一战之功,更需全社会共同努力。派出所积极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防控体系。
一是部门联动,源头治理。积极向街道党工委汇报,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定期与金融、通信、市监、教育等部门会商,强化行业监管源头治理。
二是发动群众,群防群治。招募“春城红袖标志愿者”组建“厂口义警反诈宣传队”,深入社区开展宣传,鼓励企业、学校将反诈纳入内部培训和课程,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三是强化协同,堵塞漏洞。加强与银行、通信营业网点的协作,建立快速查询、临时冻结等绿色通道,共同筑牢资金流、信息流出口防线。
成效显著、氛围浓厚,反诈理念深入人心
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厂口派出所全民反诈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群众防骗意识“强”起来。辖区居民对常见诈骗手法的知晓率和辨识能力显著提升,“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已成为许多群众的自觉行动。
电诈发案态势“降”下来。集中宣传以来,辖区电诈发案数同比呈现连续下降趋势,特别是宣传覆盖的重点区域和高危人群受损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预警劝阻屏障“固”起来。成功拦截多起大额诈骗案件,守护了群众的财产安全,赢得了广泛赞誉,和谐警民关系更加巩固。
全民参与格局“建”起来。从“公安独唱”变为“全民合唱”,社会各界参与反诈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
反诈斗争任重道远。下一步,厂口派出所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在宣传的精准性、劝阻的有效性、合作的紧密性上再下功夫,不断巩固和扩大反诈成果,坚决筑牢反诈防诈的“铜墙铁壁”,为提升辖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