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为: 首页>五华动态>部门动态
五华研训 | 以研促教强素养 赋能教学启新程

为深入贯彻《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强师兴校要求,落实省教育厅《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小学期制实施意见(试行)》(云教发〔2024〕8号)文件精神,对标五华区教育体育局《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工作实施方案》中“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行动”“强化教研支持与数字化赋能”“改进区域教育教学评价”等核心任务,2025年8月20日至21日,昆明市五华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高中教研室组织开展了全区高中教师小学期培训。全区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思想政治、地理9个学科教师全员参与,累计培训4096人次,培训采用“线上前沿引领+线下精准研讨”双线模式,聚焦“AI赋能教学、教材落地实践、高考备考衔接”三大核心,为新学期各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地实施注入强劲动能。

线上统一研修,AI重塑教育生态 锚定教学变革方向

8月20日上午,全区高中教师同步参与线上专题讲座。高中教研室在“研直播”上遴选了由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孙众教授主讲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课堂教学的变革影响》,该讲座契合五华区推进智慧教育建设、构建数字化教学新生态改革要领。孙教授提出生成式AI时代教师需处理知识与素养、继承与发展、过程与结果、开放与监管四种核心关系,明确课堂教学需聚焦学生专家思维、审辩思维、人文精神培养,同时展示AI助教、智能评测、个性化学习路径等前沿应用场景,为教师探索“数字化+教学”融合路径提供理论支撑,奠定技术赋能教学的统一认知基础。

线下学科研讨,精准破解教学难题 分层推进教学实践

线下培训按学科分点开展,各学科紧扣“教材解读—课堂优化—高考备考”逻辑主线,邀请名校骨干教师、五华区教研员主讲,通过“理论分享+课例展示+经验交流”,推动新课标教学理念向教学实践转化。

1语文学科-以思维为核贯通“教材—课堂—高考”

语文学科培训在昆明市第十四中学普吉校区举行。昆明市第八中学李虹霞老师聚焦高一必修教材,提出“以单元提示锚定人文主题,以学习提示设计深度活动”策略,强调写作教学需强化“过程指导”,避免“只讲不练”。昆明市明德实验中学王欣老师总结“好课堂”评选,指出当前课堂需规避“目标与实施脱节”问题,以《与妻书》教学为例,展示“情境导入—任务驱动—读写迁移—总结升华”的素养落地路径。云南师大附中王智慧老师针对高二选择性必修教材,倡导“专题研习促深度研读”,鼓励学生主动发掘单元核心问题。昆明理工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洪慧娟老师提出“区分文本功能提素养”,细分传统文化论著、外国文学等板块教学策略。昆明市第十四中学魏圆元老师、昆明市第八中学段德瑜老师围绕高三备考,分别分享“现代文阅读圈点勾画技巧”“古诗文知识体系构建”“作文分项突破”等实战方法。昆明市第一中学张静老师结合2025年高考试题,强调语文教学需培养学生直觉、形象、逻辑、辩证、创造五大思维能力,落实“教学评一体化”要求。

2数学学科-立足教材构建“课赛—教学—备考”体系

数学学科培训在昆明市第八中学举行。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刘奕签老师以《课赛有方 微课有术 融合有智》为题,讲解教学竞赛备赛策略、微课“内容萃取”方法及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路径,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桥梁。昆明市第十四中学陈艳斌老师解读2019人教A版新教材,提出“泛读夯实基础、结合课标强概念、横向深挖专题、纵向衔接高考”的“教材四用”策略,强调教材是传递知识、揭示思维方法的核心载体。昆明八中杨春静老师以2025年高考数学Ⅱ卷为例,分析“守正创新、情境化命题”趋势,为2026届高三设计“试题研究—说题实践—教学规划”一体化方案,助力考教衔接。

3英语学科-衔接学段推动“素养—能力—应试”协同

英语学科培训在明德民族中学举行。高新第一实验学校高洁老师梳理初中英语教材从语言工具到素养培育的迭代逻辑,重点分析初高衔接中听力梯度训练、词汇语境化积累策略。昆八中长城红鑫校区何佳老师解读新课标,强调英语教学需转向“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大素养培养,指出中考改革“减少机械记忆题、增加探究性试题”的趋势。云南省民族中学庄孟琳老师分享外刊阅读教学,提出“主题关联、难度递进、能力互补”的教材与外刊融合原则。昆八中王彦瑾老师从2025年高考阅读真题切入,通过问题解决类说明文课例,展示“语篇分析+教材改编”路径。云南师大附中王柯月老师构建“基础知识夯实—专项能力突破—应试素养提升”的高三复习体系,对接高考评价要求。

4物理学科-落实“教材解析—真题溯源—情境复习”

物理学科培训在五华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开展。闻华中学娄雁飞老师解析必修1教材,提出以“趣味小实验、认知冲突”激发兴趣,将时事热点融入课堂。昆二十四中庞舒舒老师拆解必修3教材,通过思维导图、自制实验突破静电场难点,强调实验探究与理论推演双向渗透。云南师大附中白双艳老师、云南民族中学叶爽老师拆解2025年高考物理真题,溯源教材与近40年高考题关联。昆八中华吉俊老师分享教学评一致性高三复习策略。冉光德老师以情境化复习为主题提出从解题到解决真实复杂问题的教学转型,落实科学教育加法要求。

5化学学科-创新情境探索“跨学科—教学评—备考”融合

化学学科培训在昆明理工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开展。昆明理工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王兴仁老师分享跨学科实践,展示基于课标和结合生活的活动案例,强调跨学科学习能提升思维、增强价值认同。云南省民族中学吕文丽老师以“一境到底”为核心,通过课例解析真实情境的教学价值与挖掘路径。缪宇老师讲解教学评一致性评价目标设计,强调评价需紧扣素养、嵌入课堂即时反馈。昆十四中普吉校区尹斯琪老师、昆八中杨绍涛老师分享2025届备考经验,聚焦基础题反复巩固。云南师大附中陈姝阳老师分析2025年高考化学试题,指出需关注学科理解内化、工艺流程分析、实验创新性,提出“培养底层逻辑、构建解题模型”策略。

6生物学科-聚焦素养覆盖“教材—课题—命题”全维度

生物学科培训在昆明市第八中学开展。昆八中沈蕊老师剖析高一必修教材重难点,提出“概念辨析+实验拓展”建议。昆十四中陈柯杉老师针对高二选择性必修教材,强调要紧扣课标和强化真实情境与实践。李晓婷老师分享教育课题申报与论文写作策略,从课题来源、申报书撰写、成果转化三方面赋能教师专业发展。云南师大附中宋进毅老师聚焦高三一轮备考,解答考什么、怎么考、如何分层指导。昆八中代敏老师讲解高中生物学原创试题开发,从“命制意义、方法、实践路径”提供指导。云南省民族中学朱昌江老师总结“好课堂”评选,提炼“扎根文本、素养导向”的课堂特征。

7历史学科-进阶教学打造“三年一盘棋”备考体系

历史学科培训在昆明市第八中学举行。昆八中宁德波老师以《三年一盘棋,高中历史进阶备考》为题,从概念教学进阶、单课与单元教学进阶、必修与选择性必修融合进阶三个维度,阐述“史料实证、史实解析、历史思维培养”,强调课堂需直观生动、充满思维张力。昆一中胡新荣老师分析2025年云南高考真题,从概括、推理、应用、拓展四个角度拆解命题逻辑,指出“小切口、大纵深”特点,提出“教材细研、命题分层、作业质精”的备考策略。

8思想政治学科-立足课标深化“政策—试题—复习”衔接

思想政治学科培训在云南师大附中开展。昆明市教科院唐英铭老师以《做有内涵的思政课》为题,从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嘱托切入,解读内涵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提出微课题研究、优秀课例的创新方向。云南师大附中杨禾老师深入分析2025年高考真题,强调读懂高考政策是教学关键。冯春美老师围绕高三备考,从政策导向、命题变化、复习路径三个层面提供策略,建议以大单元教学整合知识。昆八中肖云仓老师聚焦主观题教学,通过真题案例展示“概念梳理、题型分析”方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9地理学科-紧扣考情实现“教材—课堂—备考”联动

地理学科培训在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开展。昆十四中王涛耕老师分析2025年云南高考真题教材化情境的特点,对比新旧教材,以《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说课展示“考情—教材—教学”联动。殷轶老师总结“好课堂”评选,提出分解课标明要求、规范学习目标四要素、设计匹配评价与活动的教学评一体化建议。云南师大附中赵一青老师分享高二选择性必修教材教学,展示大单元教学、情境化教学课例。昆八中姚睿老师倡导高三一轮复习采用问题式教学,通过情境化问题链培养核心素养。云南师大附中李继宏老师剖析2025年高考真题,指出“小切口、大纵深”命题趋势,强调夯实基础与知识网络构建的重要性。

本次培训紧扣《五华区开展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工作实施方案》推进教学评一体化、强化教研支撑、建设智慧教育的要求,呈现出三大特征:线上线下协同,以AI赋能为引领,线下聚焦学科实践,形成理论+应用闭环的模式;学段全覆盖,从高一、高二教学到高三备考,构建三年一盘棋指导体系;理念与实践融合,所有分享均紧扣核心素养、考教衔接,提供可借鉴的课例与策略。在为期两天的培训中,参训教师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深入探讨教学难点、备考重点。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解决了新教材如何教、高考如何备、技术如何用的困惑。五华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后续将持续跟踪培训成果转化,通过名师工作室引领、学区教研联动、校本研修深化等方式,推动培训所学落地课堂,切实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


Copyright © 2012-2021 www.kmwh.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昆明市五华区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

联系我们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西路1号五华区区级机关办公大楼

技术支持电话:0871-63627325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020002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622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92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