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为: 首页>走进五华>人文五华>教育
五华区韶山小学:体教融合奠基学子精彩人生

每天早上半小时的体育大课间是五华区韶山小学最具活力的时段。伴着欢快的旋律,同学们整齐有序地列队,做完广播操之后,又练习“千字文武术操”“中国功夫”等学校原创体育项目,在“花式”运动中放松心情、锻炼体魄。

多年来,五华区韶山小学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引领,以体育教育为支点,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提质师资队伍、创新教学评价机制、丰富教研模式等,持续推进体教融合,扩大“以体育人”平台,“五育并举”助力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学校发挥韦继康体育名师工作室的名师引领作用,精心组建体育教师专业团队。“以前大多是一名体育教师负责一批学生在校6年的教学,偶尔3年循环调整,改革后,学校的课程设计突破了传统的横向编排方式,更注重挖掘和发挥体育教师的专长,打造出足球、篮球、武术等一批特色课程。”韶山小学校长张芳介绍,学校“基础课+特色课”的课程优化,让学生除了能扎实掌握基本课程知识外,还能根据自己的喜好习得体育技能,在校6年掌握两项体育技能是水到渠成的事。

武术、舞龙舞狮、体操、跆拳道、啦啦操、足球、轮滑、柔道……在韶山小学的“体育超市”中,各类体育项目吸引着孩子们选择运动、爱上体育。学校的体育特色办学模式收获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优良率从2021年起连续3年明显增长,2023年达到51.2%,超过全区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2848名学生参加视力检测,近视率低于国家总体水平。

走进五华区韶山小学新建的体操室,只见同学们在鞍马、双杠、平衡木等设施上刻苦练习,一连串动作诠释着灵动之美。在今年云南省第二届青少年(学生)运动会体操项目中,从这个体操馆内走出的10名运动员代表五华区参加比赛,最终获得5金1银5铜的好成绩。

“韶山小学在体操项目上可以说是零基础,能实现这样的突破,说明学校的体教融合达到了一定水平。”五华区体育发展中心综合办主任、五华区体操总教练冯丽云感慨地说。

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拓宽发展赛道,韶山小学不断延展体教融合的育人维度。

五华区韶山小学是全国“武术进校园试点学校”,学生们不仅在习练武术与健身气功中享受到锻炼的快乐,也在各级武术比赛中屡获大奖。“许多学生因为运动变得自信了,也找到了自己的兴趣。不少学生升学后朝着运动领域发展,这是体教融合带来的改变。”张芳说,随着体教融合的深入推进,学校学子在各种比赛中崭露头角,近3年在啦啦操、健美操、武术、轮滑、体育舞蹈、花样跳绳、舞龙舞狮等项目中,获得国家级前六名奖项19个、获得省级前六名奖项30多个。

作为云南省首批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区),五华区以韶山小学为试点,全面推进体教融合。五华区体育发展中心主任许赫瑜介绍,体教融合既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做到全员、全面、全过程育人,又要不断挖掘和储备更多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韶山小学的体育特色办学,为学生全面发展和运动员培育选拔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在体育成为学校办学特色的基础上,目前,五华区韶山小学各班级正积极寻找适合自身的“选修课”,有的班级靠舞龙舞狮拿到了全国银奖,有的班级凭借跳绳实现了好身体和好学业双丰收,“一校一品”的体教融合模式逐步向“一班一品”延展。

内容来源:云南日报


Copyright © 2012-2021 www.kmwh.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昆明市五华区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

联系我们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西路1号五华区区级机关办公大楼

技术支持电话:0871-63632514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020002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622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92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