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区各学校充分结合学校实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探索和创新民族团结教育新方式、新举措,树立各民族师生民族团结意识,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进校园工作。
长春小学 学校以“聂耳精神”为引领,充分挖掘和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将聂耳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打造小聂耳民乐团,定期举办“我的同学是聂耳”专场音乐会、成立小聂耳宣讲团,讲述聂耳与国歌的故事,传承聂耳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厚植师生爱国情怀,激发青少年为国而歌,为国而学,为国奋进的报国之志,让聂耳之声生生不息,聂耳之魂代代永传。
明德民族中学 学校充分发挥好课堂主渠道作用,开发创新校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教学、育人全过程中。依托德育活动,通过打造“明德剧场”舞台剧,讲述百年校史中涌现出的大量名人、革命烈士、抗日志士、抗美援朝英雄、劳动模范等的先进事迹,激发广大师生爱国、爱党、爱中华民族的思想。
沙朗民族实验学校 学校依托“乡村少年宫”项目,以“一宫一品牌,一宫一特色”为理念,开展扎染、刺绣、霸王鞭、白族歌舞、葫芦丝、古筝、二胡等多个传统文化项目课程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特长和才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引导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