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优化 融通共享 五华区探索实施学区化建设
近日,五华区教育体育局制定印发《五华区学区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全区学区制建设提出指导意见,旨在大力推进五华教育现代化建设,全面落实“五华区学区发展”战略部署,构建五华教育大开放、大发展格局。
按照“政府主导、资源共享、学段融通、特色衔接、共同发展”原则,此次《意见》的出台是基于五华区地域特点与区域特色发展、优质资源扩充与成果推广、学段发展与一体化教育深化的基本构想,进一步完善五华教育发展及改革体系顶层设计。
目标到2021年末优质中小学学位占比达到80%以上
《意见》指出:到2021年末,通过学区建设与发展,落实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初高衔接,实现区域教育资源布局整体优化,形成学区内教育资源融通机制,初步构建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率,优质中小学学位占比达到80%以上,基本满足就近入好学的需求。
四个学区实现开放融通的和谐教育生态
《意见》专门提出建设4个学区,其中以示范高中校和优质校为龙头,结合资源分布,科学划分龙泉学区、西城学区、丰宁学区和新城学区4个学区,每个学区均有完全中学、初中学校、小学和幼儿园,实现开放融通的和谐教育生态。
学区制怎么建?
从四个重点入手
那么学区怎么建?又有何重点任务呢?按照《意见》,五华区学区建设将从建立健全学区管理机制、实现教育资源融通共享、加强学区特色课程建设、构建学区教师研训体系四个重点入手。
建立健全学区管理机制。各学区在学区领导小组指导下建立“学区发展理事会”,探索学区运行和管理模式。
实现教育资源融通共享。统筹学区资源,探索实现学区内教师的流动和统筹、课程和设施设备的共建共享,构建十二年一贯制及学前教育与中小学教育资源纵向融通格局。
加强学区特色课程建设。挖掘区域文化、社会资源等方面优势,根据学区内不同学校师资团队、学科建设的差异,建设与区域特点相融合的特色课程实践基地。
构建学区教师研训体系。建设一支由学校干部、骨干教师、教研员共同组成的教师发展支持团队,推动学区学科集体教研、课堂教学研讨和主题性专业培训,形成区、学区、学校三级研训体系。
设置保障机制促进学区健康发展
此外,为推进“五华区学区发展”战略,《意见》专门提出设置保障机制。即:
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探索学区党的建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和完善学区发展相关政策,明确职责,促进学区健康发展。
建立学区经费保障与项目推进机制。学区基本运行保障经费由区财政下拨到各学区牵头学校,用于学区教师研训、课程开发、学生活动、专家服务和总结宣传等。各学区可单独申报重点项目推进学区特色发展。
完善学区发展性评价机制。鼓励学区实施个性化评价及自我评价,建立学区建设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各学区的年度计划进行绩效考核。积极探索第三方评价,建立完善学区的多元评价制度。
龙泉学区
牵头学校:
昆明市第八中学
学校介绍:昆明市第八中学成立于1952年,由原护国中学、粤秀中学、建国中学、长城中学、建设中学、云秀中学、松坡中学、布新中学等八所学校合并而成。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共享,2004年和2009年,原昆22中和原五华区外国语学校先后整体并入昆明八中。学校坚持“整合资源、发展内涵、彰显特色、提升品牌”的发展思路,在办学质量、规模效应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而明显的成效,得到了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
学校位于龙泉路,占地142亩,绿化面积达42%,建筑面积68440平方米。学校现有75个教学班,其中高中46个班,初中29个班,在校学生3780人,其中高中2303人,初中1477人;在职教职工349人。
学校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在学校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形成了高中初中共同发展、课程建设多元推进、体艺教育独树一帜等三大办学特色。1959年,被评为省级“红旗学校”;1978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学”;1993年被首批评定为“云南省一级完全中学”;2012年2月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一等高完中”。学校先后被评为“教育部学校体卫工作先进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云南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云南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绿色学校 ”、“昆明市文明单位”、“五华区文明单位”。
西城学区
牵头学校:
昆明市第十四中学
学校介绍:云南省昆明第十四中学创建于1954年,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南局委托云南省筹建的西南地区全高中的模范中学,1958年10月邓小平同志曾到校视察。位于昆明市五华区科新路6号,现隶属五华区教育局管辖,是半军事化管理特色的云南省一级一等完全中学。
昆十四中坚持“立德树人、传道解惑,读书明理、成才报国”的办学理念,以“严正、博雅、和乐、至善”为校训,以“省身尽职、格心远志”为校风,以“一流学校、一流管理、一流教师、一流人才”为办学目标,树立良好的社会声誉,凸显品牌效应,被社会广泛誉为“低进高出,中进优出”的典范。
昆十四中占地125.4亩,校园宽敞、环境优美,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办学规模几经变化。2009年7月,学校根据社会对优质资源的需求,分设了初中部,现有初中12个教学班,高中36个教学班。昆十四中现已呈现出“优质高中,精品初中”的格局,对昆明西片区的基础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丰宁学区
牵头学校:
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
学校介绍: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位于昆明城西,虹山南麓,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校风正、学风纯、教风优。校风——勤奋、求实、进取、守纪;教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风——修身至诚、博学创新。师生在践行“读书、明理、做人、成才”的校训中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学校成立于1961年,至今已有58年的办学历史。在各级领导悉心指导和诸方贤达鼎力支持下,历任领导励精图治,全体教师众志成城,历届学生发奋图强,于2016年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三等完全中学。在近三年获得了130个不同级别的奖项和荣誉称号,如:全国特色教育学校、中国大学生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高中课改样本校、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状单位等。
名师荟萃,助莘莘学子圆梦腾飞。全校有教职工202人,专任教师176人。学校有高级教师57人,一级教师58人,高中职占比70.6%。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39人,占比 23.9%。有特级教师1人,云南省骨干教师1人,春城教学名师2人,昆明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4人、市教坛新秀7人, 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52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共76人,占比46.3%,覆盖全部学科。现有46个班共2200名学生。昆二十四中高考成绩连续13年获昆明市高考质量进步奖,中考成绩持续位居五华区公办学校前三名。
新城学区
牵头学校: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昆明五华实验学校
学校介绍: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昆明五华实验学校,始建于1995年,位于昆明市五华区陈家营路6号,学校占地面积138.99亩。作为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高品质核心区,五华区委、区政府为全面提升五华区教育质量总体水平,实施五华区“三名”工程,本着引进教育先进发达地区名校资源,发挥名校辐射引领作用,2017年8月五华区政府以“协议管理、整体委托、自主办学”的模式,引入全国知名百年老校——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使学校成为了一所具有艺术、体育、国际交流办学特色、教学质量一流的新型区属公办完全中学。
学校建设具有专家学者+业内或校内引领的优秀干部群体,建设具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的教师群体,建设具有专业技能+管理人才的优秀教职员工群体。在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中,重师德、炼师能、铸师魂,现已形成了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队伍。
多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示范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绿色学校”;市级“科普教育示范学校”、“我身边的好学校”、“高考特色进步奖”、“2018年特色学校二等奖”、“五华区2017学年度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