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为: 首页>走进五华>人文五华>教育
五华区“三点半课后服务”显成效

亮惠民新名片

五华区“三点半课后服务”显成效

为作答在校学生下午“三点半难题”这道民生考题,五华区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经过1年的实践推广,实现全区34所公办小学课后服务开展全覆盖,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课程,既解决了孩子放学时间与家长上班时间的冲突问题,又促进了学生潜在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

五华区教育体育局联合云南电视台《都市条形码》《条形码望远镜》栏目、昆明电视台《昆明新闻》栏目、《春城晚报》,通过全面策划、统筹采访、特色定点、专栏拍摄方式,全方位整合展示了五华区课后服务开展成果。


三点半课后服务工作措施

一、五级联动 层层落实

1、制定工作方案

五华区教育体育局制定了《五华区教育局关于开展小学阶段课后服务的试点方案(试行)的通知》(五教通〔2018〕5号),就五华区开展课后服务的指导思想、开展原则、主要内容、开展形式、工作要求、工作保障等六个方面给予各公办小学工作方面和具体做法的指导。

2、每年拨出600万专项资金

五华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此项工作,为长期有效开展好课后服务,每年由区财政向区教育体育局统一拨付课后服务专项资金600万。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组织开展课后活动所需的设施设备、项目耗材的补充完善以及教师的工作补贴,保障课后服务正常开展。

3、开展专项视察和调研

五华区人大、政协对此项民生工程的落实及进展情况十分关注,于2018年12月、2019年1月对区属公办小学进行专项视察、实地调研。

4、提升品质

区教育体育局组织公办小学校长、副校长参加课后服务的动员会。各学校拟定结合实际、突出办学特色的《课后服务方案》,提交至区教育体育局进行整理汇总、分析审核。通过召开小结会,分析全区及各校的情况,通过互动交流,帮助各校取长补短、解决问题,更好地开展后续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实时跟进,开展入校调研、检查台账等。

5、积极落实

各学校积极落实课后服务工作,成立课后工作组,多渠道在教师会、家长会上进行政策的宣传和解读,此外学校无偿提供现有的场地、设施等资源,组织开展课后服务工作。



二、全面覆盖 硕果累累

1、提供4类、618个特色课程

2018年3月,五华区34所公办小学全面启动课后服务工作。学校坚持以校内师资力量为主,优质校外培训机构作为补充,统筹安排做好课后服务。课后服务大致分为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4大类共计618个特色课程。

2018年9月起,区教育体育局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下半年工作进行精心的安排与部署。截至目前,全区公办小学在校学生人数为38209人,实际参加课后服务24159人,约占学生总数的63.23%。课后服务由校内外教师共同提供,其中有校内教师1562名,占校内教师约92. 65%,外聘专业教师573名。校内老师承担的课程项目约占全部项目的63.4%。

在开设了4类课后服务课程的基础上,现在的各校园课后服务还新增了社会实践类课程,如开心农场、校园电视台、西点烘焙等。科技课程项目更加丰富,新增了科学实验、编程机器人、探索动物、3D打印、创客校园。不同的课程设置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赋予每个学生选择性发展的权利,引导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2、切实为家长减负

减去上班时间接送之负。小学一般于下午三点到四点放学,而此时正是孩子的父母上班时间,家长既不能离岗也不放心让孩子放学后自行回家。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担当起这份社会责任,切实解决了家长的接送难题。

减去周末培训奔波之负。许多家长处于5+2的工作模式,工作5天,2天陪送孩子到培训学校完成兴趣特长课程的学习。学校引进校外培训机构,让有资质、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开展课程教学,利用课后时间为学生与家庭提供高品质的服务,还给每个家庭更多休息的时间。

减去高额培训费之负。课后服务中,校内教师为学生提供免费课程,外请有资质的专业教师给予基本课时费为工作酬劳,本着公益和普惠原则,不以营利为目的,大大节省了家长对孩子上培训班的投入,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

3、激发教师创造能力

课后服务本着教师自愿的前提下,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更多有特长的教师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教师能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结合学校办学特色自主选择教材或自编教材,这样的个性化课程设置激发了教师的创造能力,形成多元化的课堂,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获得了学生的喜欢、家长的认可,同时拓展出一个更出色的自我。

4、彰显特色 树立品牌

结合实际,五华区34所小学课后服务的课程设置也彰显着不同的办学特色。各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进一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挖掘和凝练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获得了家长的好口碑,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三、反思总结 步步提升

1、开展问卷调查 提升服务质量

在上学期末,五华区教育体育局对全区34所小学所有家长发出不记名电子问卷调查。从本次网络调查回收的问卷结果来看,参加课后服务的年级人数分布上看,一年级参与人数较多,占比为20.37%。在课程的选择上,体育和艺术类科目的选择人数较为平均,分别为17.75%和17.56%。

此外,在课程设置上,有63.33%的家长认为,课后服务的课程还是要与课内知识相关联,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对课内知识进行相应的补充;也有22.67%的家长认为不需要与课内知识相关联,以培养兴趣为主。面对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也有63.33%的家长希望课后服务的课程设置能够在阅读和写作的文学素养方面有所偏重。

2、加大宣传力度

2019年3月开学伊始,五华区教育体育局联合新闻媒体就全区课后服务工作开展情况,面向全社会做了专栏亮点介绍。昆明电视台、云南电视台、春城晚报走进学校、走近学生和家长,实地采访课后服务工作。

3月11日,五华区公办小学课后服务正式开课。2019年起,各小学家委会在对政策充分解读的基础上,陆续以邀标的形式对第三方课后服务机构的资质进行审核,确定收费标准。并希望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关心此项工作,鼓励各小学与校外活动机构联合组织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或组织学生就近到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3、强化审计管理

为加强三点半课后服务专项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和严谨性,认真按制定的要求落实。经费发放标准均经教代会通过,并按校务公开流程公开。区教育体育局财务科聘请第三方机构对所有学校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4、形成五华教育新名片

促进课程建设、家校融合,探索新途径,形成个性化教育。



经过探索与实践,五华区的三点半课后服务已初见成效。为切实地解决社会问题、服务广大家长、帮助学生成长,五华区教育体育局不断拓展新思路、探索新模式、寻求新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度过放学后丰富多彩的校园时光,为做有担当、有智慧、有温度的教育,不断努力。


Copyright © 2012-2021 www.kmwh.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昆明市五华区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

联系我们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西路1号五华区区级机关办公大楼

技术支持电话:0871-63632514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020002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622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92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