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党建”之笔 书写乡村振兴“更”字篇
发布时间:2025-10-24 14:21:02 信息来源:五华区委组织部
朗读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画卷中,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关乎全局、关乎根本、关乎未来。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党建引领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是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根本保证。广大党员干部当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执好“党建”这支笔,以组织为基石、以人才为引擎、以生态为底色,在广袤的田野大地上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更”字篇章。
筑牢组织基石,点燃红色引擎,让振兴之路行得更稳。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乡村振兴最前沿的“指挥所”和“战斗堡垒”。一个组织健全、功能完备、富有活力的基层党组织,能够有效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的发展优势、治理效能。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着力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精准有效地传达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转化为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不断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探索在产业链上、合作社里、网格单元中建立党组织,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乡村振兴的各个环节。要带头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畅通民意诉求渠道,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信赖依靠的“主心骨”。
汇聚人才活水,激发内生动力,让振兴之树长得更茂。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乡村振兴中最活跃、最能动、最关键的要素,是驱动乡村发展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的有力支撑,再好的蓝图也难以落地,再美的愿景也是空中楼阁。只有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沃土上各展其长、各尽其能,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活水和强劲的内生动力,使乡村焕发勃勃生机。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开阔的胸襟和开放的姿态,吸引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回乡创业兴业。要善于发现和培养本土人才,通过结对帮带、专业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帮助其提升能力、增长才干,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乡村人才队伍。要主动为人才松绑赋能,在政策支持、服务保障、平台搭建等方面拿出真招实策,解决好他们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让其能够安心安身安业。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让那些为乡村振兴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政治上受重视、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受尊重,充分激发其创新创业创造的热情。
守护绿水青山,绘就美丽画卷,让振兴之景显得更美。生态兴则文明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直接关系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幸福生活。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带头学习、宣传、贯彻好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引导群众增强环保意识,养成绿色生活习惯。要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从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具体事情做起,带领群众共建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康养产业等,让“美丽风景”变身“美丽经济”。要敢于较真碰硬,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零容忍、严查处,切实守护好乡村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易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