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区“三阶监督”护航高标准农田
发布时间:2025-06-16 17:01:54 信息来源:五华区纪委监察局
朗读
“排灌渠的钢筋配比是否达标?PE管道预埋深度是否符合设计标准?”近日,五华区纪委监委联合监督检查组深入田间地头,对即将竣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再次展开“体检”。
五华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督查+事后管护”三阶监督链条,组建“派驻机构+行政执法+行业专家”联合监督检查组,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招投标、选址建设、建设监管、资金使用管理等环节深入开展监督检查,不断推动问题整改,实现项目建设全流程闭环管理。
“在项目规划阶段,我们就启动‘双预防’机制,联合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建立廉洁风险联席研判制度。”联合监督检查组组长介绍,检查组采用“沙盘推演”方式,针对土地流转、招投标、资金拨付等7个重点环节,梳理出围标串标、虚报工程量等12个风险点,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廉洁风险清单。同时,建立项目负责人员“廉洁画像”数据库,对参与建设的党员干部开展“靶向式”提醒谈话,并组织重点岗位人员签署《廉洁承诺书》。
项目建设过程中,检查组深入项目施工地段,认真查看了解机耕道、排灌渠、灌溉机井、土地平整等是否符合建设标准、是否立足村情实际,深入查找阻碍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堵点淤点。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部分项目地段成品蓄水池建设缓慢、耕地道路不平整、有机肥发放不到位等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等部门尽快整改落实,做到早介入、早提醒、早处置。
“相关单位多长时间对配套的田间道路、灌溉设施等进行一次管护?”该区纪委监委把握“建管并重、长效运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律,将项目后期管护纳入常态化监督范畴,建立涵盖立项评审、施工监管、绩效评估的监督框架,推动监督链条向建后管护延伸,保障高标准农田持续发挥效益。
高标准农田三分建设、七分管护。该区纪委监委畅通监督渠道,一方面,深化运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构建“纪巡联动+数字赋能”立体监督网络;另一方面,实地走访,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了解群众对本村高标准农田项目的评价,鼓励群众当好“监督员”,双管齐下推动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管护到位,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用好一亩。
“高标准农田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系着群众利益。”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紧盯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扛牢监督责任,确保惠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项目资金落到细处,全面提升农田建设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