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洁五华 > 工作动态

五华区被纳入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模型场景试点 “纪巡联动”助力巡察靶向监督

朗读

      “这条预警信息提示的租赁土地协议在农业经济经营管理站账户上未查到相应资金收入,这里一定有猫腻。”在昆明市五华区纪委监委提供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大数据监督模型几十条预警信息中,有多次巡察经验的小王敏锐地发现了问题。

昆明市五华区委第五巡察组立即顺藤摸瓜展开调查,时任村民小组长李某涉嫌利用职务便利侵占集体资金的问题慢慢浮出水面。

“这么多年了,我以为事情不可能被发现。”面对巡察组摆出的铁证,李某懊悔地低下了头。

经调查,李某担任村民小组长期间,与云南某公司签订租赁土地协议,出租集体土地58亩,其先后收到该公司水泥50吨及现金6万元作为土地租赁费,但均未转入农经站账户。通过深入调查,巡察组还发现李某未经批准擅自占用村集体土地建设工业大棚,且在政府部门要求自行拆除的情况下拒不拆除的违纪行为。巡察期间,李某相关问题线索已移交五华区纪委监委,1个月后,李某被予以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这是五华区充分运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大数据监督模型助力巡察精准监督的生动实践。五华区纪委监委是省纪委监委首批纳入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模型场景的试点单位,通过建立异常数据监督模型,导入合同关键数据,该模型对实际入账金额异常及逾期未入账、租户租赁单价畸低、租赁时间少租多用或面积少租多占、签订租赁时间超过20年等存在法律风险的问题,及时向相关街道、社区发出预警。

对预警信息进行研判后,五华区纪委监委将重点问题推送给正在社区开展巡察工作的五华区委各巡察组,由其开展进一步调查工作。

  “将大数据思维运用到巡察监督工作中,‘纪巡’贯通联动,使得对村(社区)巡察监督精准性差、问题发现难等瓶颈问题得以破题。”五华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介绍,通过集体土地租赁合同、年限、金额等角度进行模型搭建,数据与数据之间产生碰撞比对,对各村(社区)存在的相关资产问题进行预警,能精准高效锁定“异常人”“异常钱”“异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