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林铺街道眠山社区:党建引领 干群发力 绘就最美“夕阳红”
发布时间:2023-02-27 10:25:47 信息来源:五华区委组织部
朗读
黑林铺街道眠山社区党委聚焦老年群体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落实好老年优待政策,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发挥好老年人积极作用,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数字生活进社区,助力老年群众跨越“数字鸿沟”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智能化电子设备的普及,扫码乘车、扫码支付、APP挂号,手机预约等便民惠民的措施,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之中。可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这样的场景却是可望而不可及。有些老年人虽然使用互联网,但对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技术和产品并不能完全掌握。
面对这一实际情况,眠山社区将群众的需求作为社区工作的重点与方向,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早在2021年底,昆明市五华区黑林铺街道眠山社区党委便携手云南广播电视台,在辖区内开展了“数字生活进社区”主题宣传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从调节手机基本设置、连接Wi-Fi方法、手机付款、添加微信好友、视频聊天、语音通话等方面,手把手地教老人实际操作,帮助老人解决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智能手机时遇到的问题,鼓励老年人享受智能生活。
此外,眠山社区的党员志愿者向社区老年人发放了反诈骗宣传单,对常见的诈骗手段进行耐心讲解,并开展“以案说防”工作,生动形象地向老年人推广防范措施,指导他们安装“国家反诈APP”,提高老龄人群体的防骗意识,让他们能在互联网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实现不让一个老年人在互联网时代里“掉队”。这一适老化服务的推出,可谓是正当其时。
志愿服务送关怀,让扶老助老更有温度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居关系友好,可以增加家庭系统的资源,增强家庭的抗逆力,而敬老助老,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地处昆明西郊城乡接合部的黑林铺街道眠山社区,辖区内有不少国有工厂企业,退休职工、老年党员数量众多,其中更有不少独居老人和生活困难的老党员。如何让这些老年人获得更多的关注与关爱,成为考验社区助老工作的实际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眠山社区将社区在职党员、双报到党员和社区志愿者组成联动圈,促成和谐的邻里关系,为构筑帮老、扶老、助老机制打牢坚实的基础。气温骤降的时候,有社区志愿者携带棉大衣入户看望困难高龄老人,为他们送来邻里间的暖意;逢年过节时,有社区党员,带着年货礼品上门慰问独居老人,并详细询问他们最近的健康状况,有效缓解空巢独居老人精神上的匮乏;当遇到困难时,社区党员干部亲自登门,认真聆听他们当前存在的实际困难与诉求,为他们树立信心,保持乐观。在日常生活中,社区里的老年人需要帮助,身为邻居的志愿者们也会积极响应,包括上门问候、打扫卫生、帮助购买日常用品等,让老人们感受来自社区和邻里的人文关怀,不仅拉近了社区与辖区居民群众的距离,还着力培育邻里互助、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的社会风尚。让“手留余香”的玫瑰在小区一家一户传递。
工作机制再创新,社区助老工作常亮常新
2022年,为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及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眠山社区党委积极组织辖区内各单位、小区、市场、商场做好扫码、亮码、测温、消杀工作以及重点人群的管控工作,同时积极运用网格化管理方式,将辖区划分为6个四级网格、细化为46个五级网格,进行网格化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动员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到疫苗接种宣传动员工作中以及疫情防控工作中,在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辖区内未发生疫情外溢,确保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和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顺利推进。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眠山社区始终把党性原则与群众路线记在心头,以“闯”的精神、“干”的作风、“创”的劲头、用心用力用情解决好群众特别是老年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干群发力,创新工作体制机制,打造出安全、体贴、舒适的老年友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