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故事

不敢忘,不能忘!

朗读

九一八,一个全体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90年前的今天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后炮轰北大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14年抗日战争自此拉开序幕。90年过去我们为什么不能忘记九一八?这几个普通中国人的故事,或许能告诉你答案。



亲历九一八 改变了他的一生

90年前的今天,孙世箴只有10岁,九一八对他来说是一幕血淋淋的惨剧。那是1931年9月19日的清晨,家住沈阳南门附近的孙世箴,看到一支举着膏药旗的军队经过。这时,有个四五岁的小孩儿,跑过去摸日本兵的衣服,这个日本兵竟狞笑着,用刺刀将这个小孩挑起来扛在肩上!小孩被挑起来后,浑身还在颤抖,就这样痛苦地死去。孙世箴回忆九一八后,在大南门城楼上,天天能看到中国人的头在那里挂着,天天都不一样。



1931年9月19日,日本侵略军装甲部队侵入沈阳市

这一幕幕,改变了这个小男孩的一生后来。孙世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反抗组织,从事抗日宣传工作直到成为耄耋老人的时候,他还是会在九一八这一天到沈阳残历碑前悼念死去的乡亲。

九一八后的那个中秋节 成了她一生的噩梦

1932年的中秋节,怀有六个月身孕的李佩珍,到抚顺平顶山村娘家和亲人团聚。谁知,农历八月十六日一早,日本人将平顶山村团团围住,将村民哄骗到一片草地上,用机关枪疯狂扫射,平顶山村3000多人全部惨遭屠杀。李佩珍肩上被射了两弹,腹部被刺中一刀,当她在蒙蒙细雨中苏醒,发现丈夫等十几位亲人已遭毒手,为了腹中的孩子,她拖着重伤的身子,逃出死人堆。于同年12月奇迹般产下遗腹子,取名周茂勤。


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陈列的半块烧焦的月饼,这半块月饼当时或许就捏在哪个孩子手里。

李佩珍一生再也没有回过平顶山,也从不提起这段经历。直到1992年,她看电视时了解到日本人居然不承认平顶山惨案,她才终于说出了最痛苦的回忆,用亲身经历指证那场暴行。2005年,李佩珍去世。她离去前的最后心愿,就是希望能在日本打赢官司。

平顶山惨案的亲历者们,1996年向日本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日本给予赔偿并谢罪。2002年,东京法院认定了平顶山惨案,确系日本军队所为,但驳回原告要求。此后亲历者们继续上诉,2006年,日本最高法院驳回诉讼。如今,那场惨案的亲历者们大都离世,目前已知在世的幸存者,仅剩遗腹子周茂勤一人。


为了告诉世界九一八真相 沈阳九君子赌上性命

1931年,国联派出调查团,来到中国东北了解九一八事变真相。九个沈阳人辗转交给他们一个蓝色布包,上面绣着英文“真相”,布包内的三百多页文件、照片等,都是日军发布的命令、布告等实物。这九个人后来被沈阳人敬称为沈阳九君子,他们是银行家巩天民、金融家邵信普、医学教授刘仲明、毕天民、张查理、李宝实、于光元、刘仲宜、教育家张韵泠。


在给国联的信中,九人写道:“在图像册中展现的某些证据,是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才得到的。”,在日军的恐怖统治中,他们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想方设法、费尽周折收集各类证据,有时还不得不冒险拍照取证。当时,巩天民每次出门都向妻子交代:“如果我回不来,不要去找我!”,文件准备妥当后,还有一个特别关键也格外危险的程序,根据国际法庭的法律原则,提供材料者必须在文件上签字,否则没有法律效力,九君子毫不犹豫在这份“生死簿”上郑重签下真名。

1933年,国联大会通过了。谴责日本侵略行为的决议,日本代表当场退席,“九君子”中的8人被施以酷刑,无一人妥协求饶。1979年巩天民去世,他的儿子在整理遗物时,才发现巩天民已于1925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他是以一位地下共产党员的身份,参与了这次行动。


沈阳九君子使用过的相机


为了抗日 她们挽肩投江自尽

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其中,东北抗日联军是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

金尚杰,吉林的一位普通农民,很多乡亲不知道,这位老人曾经是位东北抗联战士,他曾经的名字是金世峰,解放后,在东北烈士纪念馆,一位工作人员的追问下,他才讲出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1938年,一支抗联部队走到乌斯浑河附近,此时部队减员严重,只剩一百多人,妇女团成员仅剩八人。当时,金世峰下河探路,八名女战士在河岸边准备率先过河,大部队在后方警戒掩护。谁知,千余人的日伪军突然发起了攻击,大部队情况十分危急。此时,日伪军的侧后方,忽然响起了密集的枪声,未被敌人发现的八位女战士开火了。她们暴露自己的位置,吸引了敌人的主要火力,保护大部队成功突围。八名女战士向青山密林齐声呼喊:“同志们,冲出去!保住手中枪,抗日到底!”,随后,她们背负起受伤的战友集体沉江,壮烈殉国。

多年后,金世峰说起当年自己眼睁睁看着她们投河,却无力相救时,老人几近哽咽,后经多方调查我们终于知道了这八位女战士的名字:抗联第二路军第五军妇女团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牺牲时最大的23岁,最小的13岁。


九一八,这个用鲜血凝成的数字镌刻着中华民族的切肤之痛


1931年到1945年,超过3500万同胞伤亡,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14年抗日战争中,这片土地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牺牲,赶走了侵略者,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告诉世界,中华民族不可欺、不可辱,中华民族不可战胜!90年过去了,烽火硝烟早已不在,但我们必须牢记来时的路,让历史不再重演。


内容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