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投资五华 > 招商动态

云南省科学技术院与五华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朗读

五华区投资促进局报

2018第三期

五华区投资促进局                     2018年2月5日

云南省科学技术院与

五华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孕育兴起,深刻改变着世界发展和竞争格局。在新旧动能转换、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更加凸显。为解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这个“阿喀琉斯之踵”,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最后一公里”,日前,五华区政府与云南省科学技术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起双方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层次广泛合作关系。

作为全省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和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五华区始终坚持“筑产业升级新高地,建人文魅力核心区”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主攻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初步形成了科技服务业带动引领,“互联网+”及物联网等新兴业态健康发展的良好格局。


签约仪式上,云南省科学技术院分别与五华区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与五华科技产业园管委会签订了合作建设科技入滇成果转化孵化服务基地合作协议,与五华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云南国融智创科技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建设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科技孵化器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区域专项规划、科技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培养引进、科技对外合作交流和科技精准扶贫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五华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有了云南省科学技术院丰富资源的注入,五华区将着力于构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和资金链的有机融合,构建地方技术创新体系核心优势,构建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等战略规划,实现1+1>2的放大效应,让五华区的科技创新工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得到显著提升。

未来五年,五华区将深入推进“云南省互联网+型创新创业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发挥科技产业园的辐射带动能力,聚集创意设计、现代传媒、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持续打造创新创业高地。云南省科学技术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院也将借助自身优势,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引进、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与五华区开展深度合作,实现资源互补、成果共享,为五华区的经济结构调整及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和项目支持。

“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这是五华区在科技创新发展工作中秉持的精神。去年,五华区就积极与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开放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冶金专科高等学校等高校开展合作交流,深化合作内容,搭建合作平台。依托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人才和学科培养计划,初步拟定了《产学研创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昆明国家广告产业园为主要载体,共同构建充满创新活力的产学研创一体的合作模式。

为落实政校合作协议,五华区多次组织昆明国家广告产业园、金鼎M60分园区、同景108分园区等200多家入园企业到高校举办专场招聘会,借助“云南省高校莲华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示范园区技术市场暨云南省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促进人才向园区、高校聚集,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2011年至今,五华区共立项121个企业类的科技创新项目,项目立项带动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1.43亿元。区域内现有国家级众创空间3个,省级众创空间12个。仅在去年,全区新增孵化器面积就达8.5万平方米,省、市创业导师不断涌现,为“双创”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值得一提的是,五华区专利的数量、增长量及质量均名列省市前茅——知识产权的储备,为企业的健康发展、跨越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支撑。

在企业认定方面,五华区域内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5家,占全市高企总数四分之一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形成了科技服务业带动引领、文创产业和生物医药重点突破、“互联网+”及物联网等新兴业态持续增强的发展格局,促进了“只争朝夕”的创新意识深入人心。

去年,五华区修订并发布了《昆明市五华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办法》《昆明市五华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以及《昆明市五华区知识产权资助和扶持办法》,加大了对国内授权发明专利的资助额度、新增了对区域内参与及通过贯标的单位和相关知识服务机构的扶持政策,有效推动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以科技产业园

承载经济转型发展

科技成果如何实现高效转移转化,是长期以来困扰产学研各界的难题,事关科技创新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五华区将五华科技产业园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承载区,按照“一园多片区”的发展思路,整合多片区产业发展资源优势,推进“退城入园”“腾笼换鸟”工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一核、一带、五片”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近年来,五华科技产业园管委会紧紧围绕省、市产业布局发展要求,加大产业引导和培育。以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为主导的烟草加工及配套产业发展平稳,配套昆明卷烟厂打叶复烤技改和现代仓储物流项目的实施,实现非烟配套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减产的有力补充和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大数据、搭建科技创业创新平台,五华区在2017年成功打造了“国融智创”云南省首个人工智能产业园区。一系列商业化项目运作的启动,让入驻企业开始取得市场化商业化成功,并拓展至省市内部其他产业园区、高校,以及东南亚南亚国外产业园和高校,采取“联合共建”“合作开发”的方式进行挂牌和认证,正逐步形成一个大型互动型绿色产业园区。

在昆明国家广告产业园,昆明九机网络、重庆猪八戒网、东道设计等一批国内知名百强互联网企业及文化企业相继入驻,广告园已有广告文化及关联企业550余家,成为昆明市乃至云南省文创企业聚集度最高的区域。去年,昆明国家广告产业园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同比增长64%,占全区服务业企业数及目标数的三分之一。

在王家桥片区,五华区通过大投资带动、大项目支撑,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不断提高重大项目招商引资成效和园区发展建设水平。近年来,绿地集团、中铁云时代广场、中船重工七0五所昆明分部、云南阜外心血管医院等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投资的重大项目纷纷在此落地。以云南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建成及试运营为起点,昆明社会福利院一期主体完工、五华区人民医院进入选址规划阶段。在政府投资项目的带动下,大健康产业项目加快向王家桥片区聚集,目前已有40余家医药企业入驻或在谈,以“医疗、医药、医护”为核心的五华区大健康产业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

以宜家昆明项目落地园区协议签订为契机,居然之家、齐家网等国内知名家居品牌相继入驻王家桥片区,“三家齐聚”为片区新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建设稳步推进,3D打印、智能物流、水下机器人等产业项目已开始市场推广。

在厂口片区,厂口生态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已全面启动,为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桃园片区,春湖国际、西翥桃园国际健康生态城项目相继启动。在石盆寺片区,总投资2.5亿元的云南科化足球训练基地建设项目已于去年9月开工,计划今年12月竣工并投入使用。项目的落地建设,为下一步吸引科技、文化、创意资源聚集,形成集艺术创作、动漫衍生、文化旅游、会展、主体公园等高端文化形态为一体的文化创意载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华区投资促进局

2018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