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写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要静下心来,看我身边的每一件平凡的事物,静静地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奇迹,花儿的绽放到凋谢,天空白云的变幻莫测……”
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022年,五华区检察院开展残障设施公益保护专项行动,与五华区残疾人联合会建立配合协作机制,并签署《关于建立五华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公益保护协作机制的意见》,就双方共同开展专项监督、沟通联络、线索移送、协作取证、协同监督、宣传联动等内容做出具体规定。为依法推动涉残疾人公益保护提供了强大助力。
五华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组与区残联、公益诉讼志愿者联合开展残障设施体验活动,对全区主干道路、地铁公交站点、公厕等点位残障设施使用维护情况进行现场体验,共发现问题20余处。召开公益诉讼圆桌会,邀请区残联、区城管局、区住建局、各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参会,对发现的残障设施使用问题进行通报,厘清各部门职责,提出整改要求,由管理部门拿出整改措施,确定整改标准、明确整改时限,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向职能部门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
职能部门在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克服困难,及时进行现场踏勘,召开专题研讨会议,制定修复方案并按无障碍设施标准进行施工,对检察建议指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在全区开展占用盲道和环卫直管公厕无障碍设施专项整治行动,对停放车辆、占道经营、堆放物料、私设阻拦桩影响盲人出行等行为进行规范。修复破损盲道20余处,增设公厕无障碍坡道4个,维修坐便器164个,张贴帮扶服务提示牌297处,极大改善了附近残疾人的出行安全和便利。
残障设施公益保护专项行动,是五华区检察院针对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公益保护的一次有益尝试和良好开端,通过公益诉讼的手段,坚持双赢多赢共赢,促进职能部门履职的及时性和有效衔接,让社会大众共建文明社会、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